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對勞動功能障礙和自理障礙程度的鑒定P>
勞動功能障礙可分為10級,最重為1級,最輕為10級。
自理障礙有三個層次:完全不能自理,大多數不能自理,有些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根據《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規定》,不能自理的有三種,不能自理的有兩種,五種不能自理的人中的一種
(2)各級殘疾的賠償金是多少? p> 標準:發放一次性傷殘津貼:一級傷殘27個月,二級傷殘25個月,三級傷殘23個月,四級傷殘21個月,一級傷殘90%,二級傷殘85%,三級傷殘是我工資的80%,四級傷殘是我工資的75%。殘疾津貼的實際數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足差額。要求:保持勞動關系,辭職。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停止發放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殘疾津貼的,應當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按傷殘津貼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注:個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在發生事故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支付的月平均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計算;如果我的工資低于統籌區員工平均工資的60%,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五級傷殘18個月工資,六級傷殘16個月工資:與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支付殘疾津貼。5級傷殘為員工工資的70%,6級傷殘為員工工資的60%。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要求:殘疾津貼實際數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勞動者提出,用人單位可以解除或者終止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殘疾就業補貼(具體標準由省人民政府規定),(自治區、直轄市)職工勞動關系終止或者終止時,以統籌地區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注:個人工資是指受傷工人在遭受事故或職業病前12個月支付的月平均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計算;我的工資低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的,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7級傷殘13個月,8級傷殘11個月,九級傷殘9個月工資、十級傷殘7個月工資: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分別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貼?( 具體標準由各省人民政府規定,(自治區、直轄市)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注:個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在發生事故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支付的月平均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計算;我的工資低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的,通過前文的說明,按照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我們知道,勞動法中的工傷認定級別可以分為十個級別,從一級到十級,從重到輕。其實,這里的工傷認定就是工傷認定,即勞動能力認定。在工傷鑒定期間,勞動者有一段帶薪停職的期間。停薪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月足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經工傷鑒定后辭職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一定數額的補貼。希望以上內容能解決您的問題。如有不明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