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網專家解答:根據《社會保險法》全文第42條規定,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不能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預繳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新《社會保險法》解釋:本文是關于工傷事故中存在第三人責任時,侵權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在工傷醫療費用方面的關系的規定
第三人造成的工傷醫療費用原則上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第三人的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2003]20號)第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張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因此,如果第三人侵害工傷,侵權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在目前的工傷保險糾紛中,第三人侵害多發生在機動車上下班途中的意外傷害、外出務工期間的意外傷害,第三人在工作場所提供的產品質量缺陷造成的工傷,第三人的侵權責任由事故發生人和產品供應商承擔。具體的民事賠償責任包括:(一)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受害人的人身傷害、醫療費用和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等,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和必要的營養費(2)因傷殘而致殘的,因喪失勞動能力而增加生活需要和收入損失的必要費用,包括傷殘賠償金、傷殘輔助器具、被扶養人的生活費等,因康復護理和繼續治療而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用、護理費用和后續治療費用,賠償義務人也應當賠償。(3)被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前款第(一)項規定的有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以及交通費等其他合理費用,被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務發生的住宿費和誤工損失(四)被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有權賠償的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認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2001]7號)。工傷醫療費
第三人造成工傷后,工傷醫療費由第三人支付。本辦法所稱工傷醫療費用,包括醫療費用,以及因康復護理和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用、護理費用和后續治療費用。第三方也應賠償。具體來說,在工傷保險制度下,是指工傷職工的診療、用藥和住院服務費用,應當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和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第三人依法支付工傷醫療費用后,工傷保險基金不得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
第二,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不能確定第三人的,工傷保險基金應當先行支付。由于第三人原因,工傷保險基金不承擔工傷醫療費用。但為保證受傷職工能及時得到救治,有兩種情況,工傷醫療費應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一是造成工傷的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所謂欠費,是指受傷職工受傷后急需救治,第三人拒絕支付或者沒有經濟能力支付受傷職工醫療費用。二是造成職工工傷不是用人單位的原因,不能確定工傷的責任主體,或者工傷是否由第三人造成尚未確認,因此不能確定工傷醫療費用的承擔人。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即第三人拒絕支付工傷醫療費或者第三人無法確定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醫療費。這一規定表明,第三人應當成為第三人造成的工傷侵權賠償的主體。但是,由于第三人拒絕承擔責任,或者在第三人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為了保護受傷職工的權益,使其能夠及時得到醫療救治,規定工傷職工的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預付款的性質。并不意味著工傷醫療費用的支付主體發生了變化。該義務的法律主體仍然是第三人。對于第三人造成的工傷,工傷保險基金不應承擔工傷醫療費用,而應由第三人承擔,即第三人有義務幫助工傷職工治療工傷并支付醫療費用。工傷保險基金墊付款屬于墊付性質,應當依法向第三人追償。也就是說,向第三方索賠的權利轉移到工傷保險基金。也就是說,索賠權轉移到工傷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后者可以向第三方索賠。工傷保險基金追繳金額的范圍以第三人造成的工傷的預繳金額為限,本法未規定因第三人侵權造成工傷的,除工傷醫療費外,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其他費用能否向第三人追償,根據《侵權責任法》和《社會保險法》,員工可以向侵權的第三方要求民事侵權賠償,也可以向工傷保險基金要求工傷保險待遇。如何處理民事侵權責任和工傷保險責任。這是社會保險法立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侵權責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立法熱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職工因第三人受傷的三種處理方式,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取得民事賠償為由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補償。職工因第三人原因受傷,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職工及其近親屬未向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未取得民事賠償的,而訴訟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工傷保險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原因造成職工工傷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不繳納工傷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醫療保險除外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