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因車禍提前下班是否屬于工傷?周女士是一家公司的員工。幾個月前的一天,她的孩子發高燒,需要去醫院治療。結果周女士請不起公司領導的假,就騎自行車匆匆趕了回來。當她經過市中心的十字路口時,被一輛卡車撞傷了左下肢。經鑒定,受損程度為9級,交警部門確認貨車司機對事故負全責。出院后,周女士提出了工傷鑒定申請,勞動局作出了工傷鑒定決定。但公司認為,這起交通事故是因擅自提前下班造成的,傷害是她個人違反公司考勤制度造成的,不應屬于工傷。于是,他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勞動部門撤銷工傷認定決定。您對此有何看法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我國眾多的工傷認定案例中,這條短線顯然不夠具體、細致和實用,您提到的案例非常典型,其中包括目前工傷認定中缺乏指導的兩個問題:
1。早退在上班路上出車禍是不是“上班途中”正常準時通勤,沒有任何爭議。但是,如果員工不遵守單位規章制度和雙方勞動合同,是否屬于“上班途中”?這是一個問題
一種意見認為:在正常工作時間,未履行請假審批手續,未經單位領導批準,無其他正當理由,員工提前回家的行為屬于擅自離崗,其中不屬于正常工作,且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交通事故傷害不能作為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傷害處理
另一種觀點認為“上下班途中”不受工傷保險條例的限制。員工雖然早退,但違反了勞動紀律,應當遵守勞動紀律,這是另一種法律關系。所以早退并不能改變員工正在上班的事實,我國仲裁法院對此沒有明確的指導意見,所以仲裁員和法官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雖然在網上可以找到許多支持第二種觀點的案例,但應該指出的是,有些案例是由于雇主不能證明勞動者提前離開,從而避免了這個問題。是不是“上下班途中”如果從正常的文字理解上不回家,所謂“上下班途中”一般是指員工在合理的時間和路線上往返于單位和家中的過程。不過,在生活中,下班后,可以逛街、和朋友吃飯、接孩子、逛菜市場等。法律是否意味著當你在上班路上購物時,并不意味著購物?如果是的話,你打算去超市嗎?法律對此缺乏指導。從仲裁和法院的判決來看,我們只能用“理性”來判斷,比如員工每天都要接孩子放學,或者去菜市場買菜時繞道而行,這是日常生活的必然要求。從員工的角度來說,繞道是他們上下班途中必須經過的一條路線,這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相反,如果你下班后和朋友聚在一起,到你報名的業余學校學習,這些事情不具備日常生活的必要性,也不合理
沒有統一標準的結果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在你提到的例子中,雇員因為孩子生病而匆忙趕到醫院。這是否合理?這個問題只能由讀者自己判斷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房產抵押需要哪些資料
2020-11-26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