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侵權損害賠償是指侵權人對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作出相應的賠償。
附相關論文:<2004年5月前后,國家先后頒布實施了三個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規范性文件。分別是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和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三個規范性文件的聯合出臺并非偶然,而是順應了新一屆政府強調以人為本的行政理念和加強立法、提高立法質量的要求。1
巧合的是,筆者最近接觸到一起交通事故傷害案,與這三個規范性文件直接相關。案情大致如下:2004年4月24日,一家公司的員工韓某和李某被公司指派駕駛公司車輛出差。途中,車輛撞上高速公路護欄,造成車輛嚴重損壞,3人也不同程度受傷。其中,李某傷勢嚴重,可能致殘甚至死亡。道路交通執法部門證實,此次交通事故系司機韓某操作不當所致,交通事故應由韓某承擔全部責任。該公司要求提供法律咨詢
無論案件的情況多么復雜,都可以就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損失及賠償提出許多問題,似乎沒有一個問題容易回答。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2。如果司機韓某操作不當,如果是他的過錯,他的人身傷害不是工傷嗎?相應地,用人單位或者法定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是否可以免除工傷責任。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后,是否還需要承擔職工人身傷害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員工被認定為工傷后,是否仍需對公司車輛、公路護欄等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5。公司在交通事故中沒有過錯,是否需要對高速公路護欄和其他財產的損壞負責。在領取工傷保險金后,如果韓某有過錯,李某能否同時向韓某要求人身傷害賠償
這些問題涉及到工傷和交通安全立法中采用的損害賠償無過錯責任原則,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競合。針對上述案件所涉及的這些法律方面,本文試圖做一些簡要的分析和探討。這些法律問題在實踐中一直存在爭議。本文論述了充分認識并不是奢望,只是把問題暴露出來,并盡可能地提出相關的意見,以便有興趣遇到類似問題的人對工傷這一概念有一個借鑒,指勞動者在生產和勞動過程中,因工作、履行職責或者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和履行職責而遭受的人身傷害,包括傷害、殘疾、死亡或者職業病。簡言之,工傷是指“因工負傷”。工傷保險是勞動法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民事立法和損害賠償理論中,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可以分為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同時也指過錯作為最后的責任要件,而過錯作為確定侵權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傊?,有錯就有責;無過錯,無責任;多少過錯,多少責任。這是我國民法通則確立的一般歸責原則
(2)過錯責任推定原則過錯推定原則的實質是過錯責任原則的發展,也就是說,如果受害人能夠證明侵權行為是由行為人造成的,而受害人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推定行為人有過錯,承擔民事責任。這一原則免除了受害人對犯罪人過錯的舉證責任,而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無過錯的行為人只要損害后果已經發生,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法律的特別規定,公平責任是指行為人和受害人都沒有過錯損害后果,法院根據公平的理念,在考慮當事人財產狀況等情況的基礎上,責令行為人對受害人的損害作出適當賠償。其實質是雙方無過錯地公平分擔損失。公平責任原則主要適用于侵犯財產權益的案件,而不適用于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目前,世界各國對工傷保險賠償普遍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所謂工傷賠償無過錯原則,是指無論用人單位、他人或者自己對工傷負有責任,受害人都應當得到必要的賠償;這種賠償是無條件的,無論勞動者個人是否有過錯工傷賠償中無過錯責任的適用增加了用人單位的責任,有助于保護經濟和談判地位相對較弱的勞動者,體現了勞動法保護弱者、實現社會實質正義的理念。這一原則有一系列完整的理論依據和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勞動者的風險來自用人單位,即所有用人單位使用機器從事生產活動,都可能對勞動者造成職業傷害勞動者的傷害是非自愿的,即使傷害有時是自己的過錯造成的,也不是自愿的。工業社會法假定勞動者不會傷害自己用人單位的無過錯責任有利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與雇主相比,雇員在經濟和談判能力方面相對較弱。在人身傷害的情況下,員工的處境更為不利。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使勞動者在受到傷害時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濟,但用人單位可以按照無過錯責任原則,通過提高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或者通過責任保險的方式,將損失分攤給社會公眾,工傷分為三類:應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應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和不應認定為工傷或不應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具體情形如下:1。應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在工作場所發生意外傷害;(2)在工作時間前后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收尾工作時發生意外傷害;(3)在工作時間內發生暴力等意外傷害(四)外出工作期間患職業病(五)因履行工作職責在工作場所工作的時間和地點,因工作原因受傷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上下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受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一)疾病猝死或者48小時內搶救無效的(二)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因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受傷的;(三)曾在部隊服役,因戰爭或者因公負傷致殘的,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書的,而他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造成的傷亡(2)醉酒致人死傷(3)自殘或者自殺我國《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的定義基本上是否定的與日本、德國等世界主要國家保持一致。以德國為例,根據“overvi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敏律師,從事律師工作20年之久,現為山東滕州滕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經驗豐富。執業以來成功代理刑事辯護、勞動爭議、婚姻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以及房屋買賣糾紛等各種案件,辦理十多起意外死亡案件,圓滿解決,為刑事被告人多人多次提供罪輕、緩刑、無罪辯護,并獲采納,現為十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提供法律咨詢幾千次!深研法學,法學功底扎實,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盡心、盡責為當事人服務,審慎處理各項法律事務,其處事作風和辦案思路獲得當事人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如何認定公司惡意注銷逃避債務
2020-12-14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房屋被拆遷人的范圍應該怎么劃分
2021-03-02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建高鐵拆遷房屋,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2-21城市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6拆遷一樓小院算面積補償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