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著作權保護的特點,著作權侵權的認定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原告作品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著作權的產生采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創作完成后,即產生著作權。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不同,著作權侵權的認定也涉及權利的效力。具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有獨創性;可以以某種有形的形式復制。只要不符合任何條件,原告的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這樣一來,被告當然沒有侵權。原告的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分析被告侵權作品及其使用方式;二是“實質相似性”,即應當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之間的實質相似性。其中,后者是鑒定的重點。在判定原告和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當將原告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比較,以確定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是否實質相似,人民法院對原告和被告作品是否有實質相似性的認定也有成功案例。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在“末代皇帝后半輩子侵權糾紛案”中,肯定了被告作品的原創性,即否認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有實質相似之處,從而認定被告沒有侵權。如果被告人的行為屬于作品的使用,那么就需要對被告人的使用行為進行分析。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對“使用方式”有不同的含義。例如,在專利法中,指的是“實施”,即對本行業申請某項專利,按照說明書制造同一產品或者使用同一方法;相比之下,在著作權法中,它指的是“復制”,即通過印刷或復制的方式將作品復制一份或多份。從專利法和著作權法的不同角度對實物(如實用性藝術作品或設計作品)進行保護時,應特別注意區分“實施”和“復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依照工程設計建造、生產工業產品,構成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的,產品設計圖及其說明書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品”。由此可見,在我國,平面作品的立體表現并不構成對平面作品的侵權,綜上所述,我們將梳理有關侵權標準的相關內容。因此,在實踐中,需要依靠證據充分有效地證明著作權侵權的存在,進而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對所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5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