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擔合伙企業的外債合伙企業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合同為基礎建立共同經營關系,從事生產、流通或者服務活動的主體。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包括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三種組織形式。合伙企業的名稱應當標明其組織形式,因為合伙企業的責任承擔方式不同,組織形式也不同。(1)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合伙法》第二條規定:“普通合伙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三十九條:“合伙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由此可以看出,合伙企業應當首先以企業財產承擔合伙企業債務。從“人合”的特征看,普通合伙人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普通合伙人的無限連帶責任應當以合伙企業的財產為基礎,即只有當合伙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合伙企業的債務時,合伙人才應當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筆者認為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的無限連帶責任應當是一種補充責任。在審判實踐中,合伙企業不能清償的,債務人只以合伙人為被告,要求其承擔合伙企業債務,法院應當向原告說明,合伙企業應當變更為被告,而不是違反無限連帶責任原則,直接判斷合伙人承擔合伙企業債務,合伙企業的債權人是否可以將合伙企業和合伙人列為被告共同被告也值得商榷。為盡快解決糾紛,有效保護合伙企業債權人的合伙權益,提高訴訟效率,節約訴訟成本,合伙企業與合伙人可視為共同被告,因為合伙企業和合伙人承擔著共同的清償責任,但清償順序不同。但在審判實踐中,應當考慮由合伙人承擔補充無限連帶責任,判決書應當明確,合伙企業不能清償債務的,合伙人應當依法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伙人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但《合伙法》對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何時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以及如何界定“資不抵債”沒有具體規定。如果以清算為標準來界定“資不抵債”,既不利于保護合伙債權人的利益,也給法院的執行帶來極大的不便。合伙企業如果不主動以“資不抵債”的方式償還債務,就不符合無限責任原則,不利于保護合伙企業合伙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從幫助解決糾紛、平衡合伙企業債權人和合伙人權利義務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處理破產問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三十一條。即在保證金、現金、有價證券、產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運輸工具等合伙企業可執行動產和其他便于執行的財產執行完畢后,《合伙法》第二條規定:“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根據資本合作的特點,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合伙企業承擔責任。有利于合伙企業的融資,避免投資者對額外無限連帶責任的恐懼
特殊普通合伙企業是一家專業服務機構,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客戶提供有償服務,其專業性和高風險性導致了特殊責任的產生,《合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一個或者幾個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和合伙企業的其他非因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債務,應當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法律還規定,合伙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合伙企業造成損失的,應當按照約定承擔賠償責任。這是伙伴關系對“人的合作”的最低要求,也就是說,伙伴應該對伙伴關系負責。同時,為避免特殊普通合伙企業的高風險責任,特殊普通合伙企業應當設立執業風險基金,對合伙企業財產不足清償的,辦理職業保險,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需要承擔無限連帶債務,并需要以其全部資產償還債務。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未續簽單位是否要支付雙倍工資
2021-03-16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