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品牌授權銷售的法律后果是什么p>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擅自銷售他人品牌商品屬于侵權行為。商標為注冊商標的,構成侵犯商標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二)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類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同類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四)擅自偽造、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擅自銷售偽造、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六)故意為他人侵犯商標專用權提供便利,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損害? 因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發生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侵權成立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主要用于制造侵權貨物和偽造注冊商標標志的侵權貨物和工具。違法經營額在5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5萬元的,可以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五年內侵犯商標兩次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從重處罰。如果賣方不知道該貨物侵犯了注冊商標專用權,并能證明該貨物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能向賣方說明,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有爭議的,當事人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調解,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調解,調解書生效后,當事人不達成協議或者不履行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擅自銷售他人品牌商品屬于侵權行為。如果該品牌是注冊商標,將構成對商標權的侵犯,并應承擔賠償的后果。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