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申請回避,是指應當回避的人員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卻沒有自行回避時,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申請回避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重要訴訟權利之一,人民法院有義務在開庭時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該案的審判組織情況和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并詢問他們是否申請回避。
申請回避制度,是我國訴訟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
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有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處理時,退出該案的審理。
規定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自行回避: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
②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未自行回避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司法人員未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請回避時,司法機關有權決定其回避。偵查人員在回避的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當事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可申請回避,如回避的申請被駁回,可申請復議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也有專門規定。關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基本相同。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緊急措施除外。法院應在回避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法院應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如果檢察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應當自行回避”;根據這一法定原則,《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十四條進一步明確規定,檢察人員在受理舉報和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或者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提出回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決定其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更大的問題還在于,根據法律和最高檢的規定,回避的情形分為三種:主動申請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上級領導和機關要求回避,其中,辦案機關和人員的主動回避被法律置于第一位,也就是說,法律是將這一點作為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義務來強調規范,意圖約束司法機關自避嫌疑,以確保程序公正。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應當回避的人員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卻沒有自行回避時,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大部分情況是自覺回避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