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作權是否可以無償使用
著作權是否可以無償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著作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無償使用或者無償使用作品:,但應當寫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一)為個人學習、研究、鑒賞的目的,(二)介紹、評論一部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三)為了報道時事和新聞,不可避免地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等媒體上轉載、引用已發表的作品,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其他媒體刊播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其他媒體發表的有關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的時事文章,(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其他媒體刊播在公眾集會上的講話,(六)翻譯、復制少量已發表的作品,供學校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使用,供教學、科研人員使用,(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出版的作品;(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復制博物館為展示或保存版本而收藏的作品(9)免費表演已出版作品,不向公眾收費或向表演者付費(10)復制、繪畫,在戶外公共場所設置或者展示的藝術作品的攝影、攝像(11)中國公民出版的中文作品的譯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將少數民族文字作品在中國出版發行(十二)出版的作品將以盲文出版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權利的限制,適用前款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第二,如何處罰使用未經許可的著作權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停止侵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或者銷毀侵權復制品,并處違法經營額三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數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和設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實際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對未經許可不得使用作品的情形有嚴格規定,不構成侵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情況都有形式上的要求,他們沒有一個利用自己的作品牟利。如果他們有侵權行為,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線桿占地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拆遷過程中,什么情況下拆遷戶可以提起聽證
2020-11-12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拆遷補償安置房要補多少差價
2020-12-13扶貧搬遷后原房歸誰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