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兩項國際公約所保護的租賃物而言,計算機程序[28]和錄音[29]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易于復制。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快速無損復制變得非常容易。正因為如此,此類商品一旦進入市場,很容易產生大量未經授權的非法復制品,直接影響著作權人的利益。如果每一個購買這類產品的人都將其廣泛傳播,無疑將是版權人的噩夢
同時,對于一般的財產所有人來說,他有權占有、使用、獲利、處分財產,包括以出租財產換取利潤。但對于購買了軟件、電影等知識產品的人來說,是否擁有知識產權載體的完全專有權?例如:他能租賃貨物來實現他的用益權嗎?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已加入WTO,需要遵守TRIPS協議的背景下,恐怕情況并非如此。根據德國著作權和鄰接權法,如果原作品或其復制品經發行人同意進入歐盟或歐洲經濟區其他成員國境內的公共領域,則可允許其進一步發行,但租賃除外;根據臺灣著作權法規定,除計算機程序和錄音帶外,其他作品的出租權隨著產權的轉移而用盡;我國現行著作權法規定,出租權是指許可他人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方式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但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客體,其實質在于著作權領域,作品的復制品作為出租品,不僅是單一的有形物,更是無形智力創造成果的物質載體。就著作權而言,著作權人有權將其所有的物品出租,并在著作權中行使收益權。但由于著作權的普遍存在,著作權人在行使租賃權時,將著作權人作品的內容出租牟利。實際上,作品的內容是租賃的對象。比如,從光盤的“對象”來看,租一張電腦光盤只是一塊塑料,沒有什么使用價值。具有使用價值的是存儲在其中的計算機程序,即作品本身。因此,這種租賃實際上是使用租賃物所包含的知識產權[30]屬于知識產權的范疇,而不僅僅是產權的范疇。這兩種權利之間存在沖突。在這種情況下,知識產權的使用才是租賃的真正目的,所以知識產權應該優先于產權,即權利是取之不盡的,它不是權利窮竭類似于出售權,因為在出售權中,所有權的轉移才是真正的目的。同時,由于這類作品容易復制,如果允許復制人行使這種出租權,勢必導致非法復制的泛濫,不利于著作權人利益的保護,對公共利益的過度縱容。因此,權利窮竭原則不應適用于這類作品,應賦予著作權人租賃權,即使權利窮竭原則通常適用于作品首次出售時的作品。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類作品的載體所有人的所有權并不完全和排他性,而是需要受到著作權的限制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法定贍養人
2021-02-19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土地流轉問題
2020-11-19全國沒有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那該怎么補償
2021-02-05小區拆遷怎么賠償
2021-02-05拆遷安置房有沒有土地證
2021-03-15拆遷還建協議怎么寫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