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糾紛主要有五種方式: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與民事訴訟【1】協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fā)生后,雙方根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在自愿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協商、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的活動,調解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發(fā)生后,經雙方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者調解員協調解決糾紛的活動,使雙方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相互讓步,達成協議,行政處理是指知識產權糾紛當事人或者不特定的第三人請求知識產權行政機關處理其知識產權糾紛或者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侵權行為的活動仲裁是指知識產權爭議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提交仲裁機構審理,仲裁機構作出對爭議雙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制度。根據仲裁裁決書或者調解書,當事人可以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者履行義務,或者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或者調解書,要求對方承擔責任或者履行義務,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這一原則是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則,以事實為基礎,就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全面客觀地認定事實,忠于事實真相。這也是依法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以法律為準繩是指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準確適用法律,分清是非,明確責任,懲治違法行為,保護合法權益,做到有法可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法律作為一種標準,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
法律適用的各方平等原則,是憲法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具體體現。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是指任何一方的合法權益都受到我國法律的平等保護,任何一方違法犯罪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平等查處。無論當事人的職業(yè)、社會地位、財產狀況如何不同,無論是公民、法人還是其他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他們不允許有任何法外特權或因人而異。無論是中外當事人,除受互惠原則的限制外,在法律適用上也是平等的。當事人解決同一性質的糾紛,在實體法和程序法上享有相同的權利。由于知識產權糾紛的復雜性、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等原因,知識產權立法滯后,以及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只要糾紛的事實相同或相近,就應該得到相同或相近的法律后果,以公平為價值取向的法律不一定帶來公平。解決法律與公平的矛盾,必須堅持兼顧公平與理性的原則。兼顧公平與合理原則的適用,應當以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立法精神為基礎,在程序上明確規(guī)定其適用范圍和具體要求。這樣,既能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又能在明顯不公正或特殊情況下兼顧公平、合理,真正實現在處理知識產權糾紛時追求公允價值,請訪問律霸.com找律師幫助您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案子網逃多久能消除
2021-02-25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索賠發(fā)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