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貼士
加班是指在法定工作時間之外,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參加勞動的情形。那么,在計件工資制下,如何認定加班呢?
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也就是說,計件工資制下認定加班的標準為“雙超”,既超額完成“計件定額”,又超過“法定工作時間”。
很多用人單位誤以為,計件工資制就是勞動者根據自己的工作量多勞多得,不存在加班情形。這種說法,其實是混淆了工資發放形式(計件工資制、計時工資制)和工時制度(標準工時制度、不定時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將計件工資制想當然地認為是不定時工作制,這是錯誤的。按照法律規定,計件工資制只是工資報酬計算的一種方式,它并不能改變工作時間的法定標準。因此,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單位,在勞動者完成計件定額后,在標準工時之外安排勞動者加班的,也應當依法支付加班費。
特別提醒
在實際工作中,除了“雙超”,還有超“法定工作時間”或超“勞動定額”這兩種“單超”情況,前者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無法完成定額數量,而不得不在法定工作時間之外去完成未完成部分,如果制定的勞動定額科學合理,這種情形不屬于加班。后者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超額完成勞動定額,這種“單超”也不屬于加班情形,但建議用人單位確定一個高于普通計價單價的“超額計件單價”,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本案中,吳某一方面平時延時加班,雙休日也沒怎么休息,明顯超過法定的標準工時,另一方面,超額完成每月的勞動定額,如此“雙超”,可以認定吳某加班事實存在。在市總工會多次協調下,公司答應支付吳某4個月的加班工資,并修改完善公司關于勞動定額的相關規章制度提交職代會討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生產線外包
2020-11-11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