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與商號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受到不同法律的規制。但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商標與商號權利沖突案件時有發生,目前還沒有比較完整、系統的法律法規對此進行調整,處理此類糾紛的規定分散在各部門的法律法規中,而且不夠詳細。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處理類似案件的結果不盡相同,目前的立法狀況無法有效防止或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本文試圖分析商標權與商號權沖突的表現形式和原因,并提出解決此類沖突案件的對策,以期對此類糾紛的預防和處理起到一定的作用。(1)商標權與商號權沖突的表現形式。所謂權利沖突,是指同一客體依法產生的兩項以上權利的沖突。就商標權和商號權而言,所謂權利沖突,是指不同民事主體基于同一客體依法取得的商標權和商號權之間的權利沖突。實踐中,商標與商號之間的權利沖突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
1
2002年**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與**日本涂料公司侵犯商標專用權和不正當競爭案。,香港市某公司注冊了日本涂料的“N”商標、日本涂料的“N”字和圖形商標、1993年度國家商標局日本涂料的“N”字和圖形商標。1997年和2002年1月分別為“日本”和“日本”文字及圖形商標,1992年起在中國大陸多個城市設立公司和辦事處。2002年2月,向芳、呂健、向民三人共同成立**日本涂料有限公司,經工商局批準后開始生產經營。其宣傳資料和產品包裝上均標明由**日邦涂料有限公司生產,并使用“日邦”字樣**集團于2002年7月29日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確認**日邦涂料有限公司。,此外,還侵犯了**集團的商標權,如“上海賓馳汽車維修公司”將德國戴姆勒賓馳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賓馳”注冊為企業名稱一案。與以前注冊的企業名稱(即商號)部分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應當注冊為商標
2001**龍茂鞋業有限公司申請撤銷在煙臺**盛隆皮鞋廠注冊的“龍茂”商標案。p> 龍茂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于1988年注冊成立的合資企業。1999年獲準從合資企業轉為國內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和推廣,皮鞋銷往山東省及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具有較高的聲譽。煙臺盛隆皮鞋廠成立于1995年。1996年申請“龍茂”商標注冊。2001年6月**龍茂鞋業有限公司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注銷申請。商標評審委員會經評審,作出撤銷注冊商標的決定。煙臺盛隆皮鞋廠不服判決,起訴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北京市中級法院一審、北京市高院二審,本案最終維持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因信息傳播手段先進,目前撤銷注冊商標,商標知名度的確立時間越來越短。相比之下,企業名稱創造人氣的機會和困難要大得多。因此,商標注冊為商號的情況遠遠多于商標注冊為商號的情況(2)商標與商號權利沖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商標與商號權利沖突的主要原因有:。商標與商號的構成相似(都可以使用漢字),功能相同(都是商譽的載體)
商標是生產經營者用來區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志。總之,商標是商品或服務的標志,其基本功能是區分不同的商品或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八條規定:“能夠區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商品的任何可見標志,包括文字、數字、字母、數字、立體標志、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可以申請注冊為商標。由此可見,商標的構成要素是相當廣泛的,在這些要素中,文字以其表達清晰、視覺效果好等優點成為商標常見的構成要素之一,易于識別和記憶
商品名是企業名稱中商品名的通用名稱。它是商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在商業交易中為了表現出不同于其他商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的特征而使用的特定名稱。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七條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企業名稱由行政區劃、商品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企業名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因為企業名稱是企業的代碼,其基本功能是區分其他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所以企業名稱是唯一的,不允許相同。在同一行政區域內,企業名稱構成要素的行政區劃、行業和組織形式可以相同,唯一不允許相同的是商號。由此可見,商號不僅是企業名稱的法律要素之一,也是企業名稱中最關鍵的核心部分。只有它才有真正的識別價值。作為普通消費者,他們只會記住企業的企業名稱,很少會記住企業的全稱。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名稱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漢字,不得使用漢語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商號作為企業名稱的一部分,也應使用漢字。因此,從商標和商號的構成來看,商標的構成要素明顯多于商號。然而,它們的共同元素只是漢字。也就是說,符合《商標法》規定的商號,經商標局批準,可以注冊為商標。同樣,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注冊,企業也可以將注冊商標變更為企業名稱。雖然用商標來區分不同的商品,用商號來區分不同的企業,但由于商品是企業生產的,中國允許一些行業適當簡化名稱,所以簡化名稱大多是商號。因此,消費者往往將商標與商號聯系在一起,造成混淆
同時,商標與商號不僅具有最基本的區別功能,而且通過長期經營積累了商業信譽,能夠吸引廣大消費者,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對于普通消費者,商標或商號代表著企業的商業信譽,正是憲法的相似性和同一功能提供了權利沖突的可能性,商標權與商號權審批權限和程序的不同也是權利沖突的根本原因。具體表現為:(1)權利審批權限不同。商標權俗稱商標專用權,是商標所有人的專有權。本專有使用權具有排他性和排他性,未經商標權人許可,他人不得使用。也就是說,商標權是絕對權利,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標使用權。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商標注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也是中國唯一負責商標注冊和核準的機構
但是,民法通則規定了企業名稱權。T型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有贍養能力能否當貧困戶
2021-02-27道路交通事故十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12擔保合同主合同需要審理嗎
2021-02-23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