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東死亡后,繼承人當然不一定取得股東資格。《公司法》第七十五條: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法定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力合作和資本合作的雙重特征,一般認為人力合作更為明顯,股東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合作的基礎。股東的親屬通常與其他股東很熟悉。考慮到維護公司股權結構的基本穩定,合理保護繼承人的股權權益等問題,公司法允許繼承人在自然人股東去世后繼承其股東資格。但是,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時,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1。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父母、子女為第一繼承人,股東資格由其繼承。股東人數迅速增加,每個接班人的經營理念也可能大相徑庭,這將導致企業決策和公司治理不暢,甚至形成公司治理僵化。如果已故股東沒有第一繼承人,其股權由第二繼承人繼承,即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等,那么股權分配和公司治理問題將更加復雜。
2。如果繼承人中存在法律意義上的外國人,公司性質將因股東的“外國人”身份而發生變化,可能影響公司股權變更的批準、經營范圍和業務發展。
3。一些股東之間的合作只是建立在股東自身的信任和對自身能力的認可之上。當他們被股東的繼任者取代時,合作的基礎可能就不復存在了,這使得合作無法繼續下去。因此,對股權的關注和競爭可能對公司的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股東應特別注意股東資格繼承問題。根據《繼承法》,公務員有繼承權。但根據《公務員法》有關規定,公務員不得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因此,不允許公務員繼承股權,成為公司股東。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死亡后,其繼承人是公務員的,可以依法繼承股東股權對應的財產權益,不能繼承股東的資格或者地位。三是公司章程對股權繼承的限制。這種限制或排除不僅包括對繼承人范圍的限制或排除,還包括對股權繼承份額是否可以分割的限制或排除。但在任何情況下,它的限制或排除都只能延伸到衡平法上的人身權,而不能延伸到衡平法上的財產權。從限制或者排除的時間來看,原則上應當限于自然人股東死亡前訂立的公司章程,而不限于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形成的公司章程。
一般而言,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制定的公司章程中對股權中財產權的限制或排除,以及對股權繼承的限制或排除,應視為無效。
以上是小編對股東去世后股東資格繼承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股東資格又稱股東資格,是指每一民事主體作為公司股東的地位和地位。股東資格是指股東享有的各種權利,包括自我受益權和共同受益權。如果您對股東資格的繼承有任何疑問,可以咨詢公司的專業律師律師網結合你的具體情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股權轉讓欠款如何起訴
2021-01-04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