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除外)至少有兩個股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經營企業時難免會產生分歧和利益沖突,而科技型初創企業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因為科技型初創企業往往具有更大的理想色彩。許多企業家創業雄心勃勃,低估了創業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在創業之初沒有做出充分的規劃和詳細的相關規定,因此,由于意見分歧和沖突,企業家之間產生了許多法律糾紛感興趣的。
糾紛發生后,一些企業家愿意從創業的角度,借助律師或相關部門的調解,找到合適的解決糾紛的方法;但也有一些偏執,喜歡挖角,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夠理性,甚至導致失敗企業家精神。
與其他糾紛一樣,坦誠友好的談判應該是解決股東權益糾紛的最佳方式。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應該把寶貴的時間花在事業發展上,通過談判解決糾紛通常可以挽救自己的事業。通過協商解決股東爭議,既要解決現有的爭議,又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尋求對可能發生的爭議的預防和解決。
然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并非所有爭議都能通過協商解決,因此訴訟或仲裁是最后的手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和司法實踐,介紹了如何以訴訟為依托,解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權益糾紛的幾種常見類型,供廣大科技企業家參考。
1。股權確認
企業家設立公司或參與設立公司,或轉讓公司股份,或取得科技股、贈與股等,但在行使股東權益時遇到障礙。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需要確認自己的股權,即確認自己作為公司股東的身份。
由于種種原因,一些企業家雖然投資興辦企業,但不是以自己的名義,而是以親戚、朋友、同學或其他人的名義。這種安排只對雙方有效,不能向公司主張權利。但是,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知道實際出資人的出資,并且公司已經承認其行使股東權利的,可以確認其股權。
雙方約定實際投資者為股東或實際投資者承擔投資風險的,實際投資者可以要求確認其股權,并要求名義投資者轉讓股利等股權。雙方未約定由投資者作為股東或承擔投資風險,且投資者未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以股東名義向公司主張權利的,投資者只享有以股東名義參加公司的債權。當然,這些安排不能違反國家公務員管理等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第二,股東知情權和分配權任何公司都有一部分股東相對較弱,如小股東或其他失去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股東。他們的權益是以知情權為基礎的,權益的最終實現是分配權。股東的知情權體現在閱讀和復制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經理名冊、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記錄、財務會計報告、審計報告等,當然,股東不得濫用其權利。例如,如果股東要求查閱或復制公司的會計賬簿,他應說明其合法目的。股東對分配的要求應以股東大會的決議為基礎。但是,公司不召開股東大會或者即使召開股東大會也決定不分配的,只能通過訴訟請求權利。公司不依照《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召開股東大會的,股東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責令公司限期召開股東大會。代表有限公司四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公司拒絕召開會議的,提案股東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責令公司限期召開會議。公司連續五年以上盈利,符合《公司法》規定的股東分配利潤條件,但不分配利潤的,對股東大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有權要求公司購買其股份。第三,股權轉讓中企業家之間存在意見分歧或其他矛盾。一方退出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在許多情況下,各方很容易就此達成共識。然而,一些企業家依據《公司法》設置障礙,導致矛盾激化。《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不購買轉讓的出資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出資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出資有優先購買權。由于這一規定的比較原則以及大多數公司章程中缺乏詳細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矛盾。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套規則,即股東向非股東轉讓股權時,應當告知公司及其他股東擬受讓人和擬轉讓的價格條件。公司召開股東會,應當征得其他股東的同意。公司未及時召開股東大會的,擬轉讓股份的股東可以另行書面征得其他股東的同意,并要求其限期答復。逾期不答復的,視為同意。
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向非股東轉讓股權的,公司應當指定持異議的股東在一定期限內購買擬轉讓的股權。異議股東應當與擬轉讓股權的股東簽訂協議。無法約定價格條件的,通過評估確定股權價值。公司未明確轉讓股權,或者指定股東未與擬轉讓股權的股東簽訂協議的,擬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將股權轉讓給非股東。另一方面,擬轉讓股份的股東違反上述程序的,其他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股東主張優先購買部分股份,致使非股東因減持股份而放棄購買的,轉讓的股東可以要求主張優先購買權的股東轉讓全部股份。拒絕轉讓全部股份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或朋友處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師網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5征地拆遷維權時存在哪些嚴重的誤區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