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收益的構成:持有收益和純處置收益一般來說,股權投資通常取得兩種收益,一種是投資者作為股東在持有期間從被投資企業取得的股利,另一種是取得的收益如果轉讓收益高于最終轉讓或處置股權時取得股權的成本,則由投資者承擔。在我國稅法中,前者稱為股權投資收益,后者稱為股權轉讓收益。理論上,股利一般稱為“持有收益”,因為它是投資者在持有股權期間取得的收益,而最終轉讓股權取得的一次性收益稱為“處置收益”。根據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法,這兩種收入的稅收待遇是不同的:對于股息收入,投資者可以免稅(外商投資企業)或抵免(內資企業);財產轉讓所得需要全額計入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雖然股權的“持有收益”和“處置收益”看起來非常清晰,但實際上是相互交叉的,這體現在股權的“處置收益”可能包含一部分股利收益。對應于股權轉讓前投資者應分享的被投資企業累計盈余公積和累計未分配利潤。被投資企業將留存利潤全部提前分配給股東的,屬于股息收入,可以享受免稅或抵免的待遇。如果被投資企業不進行分配,留存收益將導致股權轉讓價格的上漲,從而將股息收入轉為全額征稅的股權轉讓收入,增加投資者的稅負,客觀上造成重復征稅。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處置收益”可以分為“純處置收益”和“持有收益”,后者是指可以計入股權轉讓收益的股利收益。
從納稅人的角度看,稅法最好將股權轉讓收入中包含的持有收益單獨確認,作為股利處理。稅法未作區分,將股權轉讓的價差作為處置收益的,投資者只能通過強制被投資企業進行盡可能多的分配,并在利潤分配后轉讓股權的方式,減少處置凈收益,從而減輕股權轉讓的綜合稅負。顯然,這種以股東稅收為導向的利潤分配方式,對一些現金流不足或急需資金擴大經營的企業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28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