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設立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二)股東的出資額;(三)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列入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照股東名冊的規定主張行使權利。新《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依照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的規定進行股權轉讓后,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并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本章程的修改不需要股東大會表決。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股東名冊具有特定的效力。股份轉讓必須在股東名冊變更時登記。變更登記是公司的法定義務。公司不履行該義務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我國新《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冊的效力。關于股東名冊的效力,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有限責任股東名冊屬于設立權登記,即有效登記,即登記具有設立權的效力和法律關系。登記的性質決定了相關權利何時產生。股權是股東對公司的權利。股權轉讓合同成立后,僅在原股東與受讓人之間生效。不能認定受讓方已經取得股權和股東資格,應當得到公司的認可。公司有權依照《公司法》和本章程的規定進行審查。審議通過后,受讓人在股東名冊上登記,受讓人作為股東取得股權并向公司主張權利。公司同意或者批準變更股東名冊后,才能依法完成新老股東的變更。二是股東名冊屬于宣告性登記或對抗性登記。股東名冊本身不創設權利,不具有授予股東權利的功能,也不能確定股權的真實性,只能起到確認、證明和公示的作用。其效力主要包括推定和免責。在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東,本公司推定為真正的股東,不承擔調查義務,股東可以根據記載向本公司主張股東權利。公司根據股東名冊確定股東身份,履行股東義務。即使股東名冊上記載的股東不是真正的股東,公司也可以憑借股東名冊免除責任。
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未經股東名冊變更登記,股權轉讓不得對公司不利。首先,《公司法》規定,公司編制股東名冊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公司識別自己的股東,起到一定的公示作用,從而保護公司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時,《公司法》在公司章程和股東出資證明書中規定了股東的記載,因此將股東名冊作為股東資格生效的唯一標準是武斷和不恰當的。《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無股東名冊的股權轉讓無效,因此將股東名冊作為股權轉讓的有效標準過于嚴格。其次,股東名冊是公司的法定義務,《公司法》并沒有賦予公司審查股權轉讓是否符合《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權利。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份時,已經約定并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審查與股東同意不一致的問題,如是否需要重新審查、如何處理等。即使公司有權審查和拒絕登記,也不意味著公司有能力創造股東權利。股東權利實際上是轉讓方和受讓方通過協議或非協議的方式產生的。公司發現股權轉讓不符合《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規定的,股權轉讓協議可以無效或撤銷,但公司有權禁止或宣告股權轉讓無效。否則,就無法解決股權轉讓協議已經生效的問題。第三,《公司法》規定,股東轉讓股份后,公司應當對股東名冊上的股東及其出資額記載進行修改。對于“股份轉讓后”,可以理解為股份已經轉讓。股份轉讓后,公司應當修改股東名冊。第四,主張股東名冊對抗效力不存在明顯的不規范之處,符合立法本意和公司相關規定。不損害公司及他人的合法利益,有利于降低公司審查義務帶來的風險,也有利于促進股權的自由轉讓和資金的流動。股東名冊的對抗效應更符合現實需要。目前,我國公司股東名冊的編制和記載存在許多不規范或不存在的現象。將股東名冊記載作為股權的有效要件顯然是不現實的,不利于維護交易的安全和秩序。雖然《公司法》規定,公司應當設立股東名冊,但這并不是禁止,即沒有股東名冊或者記載的,相關行為無效。在處理上述問題時,股東名冊變更登記所采取的對抗效應無疑是溫和的。同時也為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會議紀要等公司其他文件全面確定股權轉讓的效力留下了空間。第五,借鑒國外和其他地區的立法。例如,法國《商業公司法》第48條和第20條規定了轉讓的效力:公司股份的轉讓應當以書面形式確認。此類轉讓以《民法典》第1690條的形式針對公司。但是,向公司住所提交轉讓合同原件可以代替轉讓通知手續,經理應當出具提交轉讓合同原件的證明。股份轉讓必須在完成上述程序并在商業和公司登記簿上發出通知后,方可向第三方轉讓。日本《有限責任公司法》第20條規定了股份轉讓中的對抗要件:轉讓股份時,除股東名冊記載所轉讓股份的名稱、住所和數量外,不得對抗公司和其他第三人。我國臺灣地區《公司法》第一百零四條、第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股權轉讓的記載,即股權轉讓,除股權證記載受讓人姓名或者名稱,股東名冊記載受讓人姓名、住所或者住所外,不得對公司使用。(2) 公司登記機關變更登記的效力。中國新《公司法》的頒布實施結束了這場糾紛。新《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予辦理反對第三方。新《公司法》采納了公司登記具有對抗效力的觀點。公司變更登記的基礎是申報登記:首先,股權轉讓是轉讓人與受讓人約定的結果。股權轉讓的權利和義務由雙方協議確定。即使需要公司股東大會通過,也是股東與公司的關系,股東資格也由公司確認。股權轉讓變更登記不屬于行政許可,股權也不屬于行政許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