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起案件中,原告a申請對被告B進行清算,被告公司認為原告不是公司股東,因此駁回了原告的申請。因此,原告上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原告的股東資格。原公司告知其已足額出資,并有工商登記材料證明其股東身份,被告公司則認為原告出具聲明稱其已將股權轉讓給被告公司另一股東,股東有全權處理一切事宜。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確定股東資格的依據是股權轉讓書還是工商登記材料,還是出資證明、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等其他內部材料?這也引出筆者的進一步思考。在處理股東資格認定爭議時,是否有統一的司法判斷標準來規范股東資格的認定
第二,影響股東資格認定的五個因素,又稱股東身份,是指各民事主體作為公司股東的地位和地位,享有包括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在內的各種權利,在出資范圍內還需要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因為公司的有效設立需要經過股東簽署協議、出資、工商登記等法定程序,以下法律文件將明確在此過程中股東的身份和持股比例:(1)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關于公司組織和行為的自治規則,對公司及其成員具有約束力。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股東應當在章程上簽名、蓋章。注冊公司章程具有內部效力和外部效力。在內部,它是確定股東資格和權利義務的主要依據。從外部看,它具有公開性和公信力的作用,是相對人判斷公司股東的重要依據。股權轉讓后,公司章程還應當修改股東名冊及其出資額。(2) 股東名冊。顧名思義,股東名冊是記載股東事項的信息文件。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名冊上記載的股東可以根據股東名冊要求行使股東權利。股東名冊是一種內部登記行為,具有權利證明和聲明的性質。一般而言,股東名冊上記載的股東應當推定為公司股東。但是,由于股東名冊不具有創設權利的功能,未登記的實際股東不一定享有股東的權利。出資證明、工商登記等其他參考資料也是股東資格認定的參考依據。(3) 出資證明。股東之所以能夠成為股東,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公司的貢獻,這是股權形成的基本要素。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這里要明確兩點:一是類似于股東名冊的性質,不出具出資證明書并不意味著股東沒有實際出資;二是出資不完全符合股東資格,具體而言也就是說,出資不是證明股東資格的必要要件和唯一證據,比如對突出股東性質的認定。(4) 工商登記。工商登記作為股東資格的重要依據,在司法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工商登記的目的是向社會公布股東的具體情況,而不是股權設立的必要程序。因此,工商登記的主體作用體現在對外關系上。在處理第三人股東資格糾紛時,保護善意第三人是最重要的形式。(5) 股權轉讓協議。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份。股東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股份的,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權轉讓協議是股東之間或者股東與第三人之間關于股權歸屬的協議。合法的股權轉讓協議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新股東是否有出資證明并記載在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不一定取得股東資格。第三,綜合分析股東資格的標準,從以上五個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股東資格并不是簡單地基于某一要素。事實上,股東資格的司法判斷標準已經從以往的僅以工商部門登記為準繩的原則,轉變為現行的內外有別的原則,即從形式審查到實質認定,并結合起來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作出綜合判斷。(一)在公司與股東之間確定股東資格時,應當重點審查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股東名冊具有股東資格推定的效力。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登記或者變更名稱前,實質權利人或者股權受讓人不得與公司對抗,不得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公司依法對股東名冊記載的股東履行通知、公告等義務后,可以免除責任。由于股東名冊具有推定效力,因此很可能被推翻。如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后,公司故意不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隱名股東實際履行出資,股東身份為公司認可,或者享有參加股東大會、表決重大事項、分紅等股東權利。(二)股東資格認定,一般需要審查出資證明、股東大會決議、股東實際出資情況等有關事實,以及股東對股權安排真實意圖的表達。雖然出資或出資證明是認定股東資格的重要證據,但當出資存在瑕疵時,股東資格并不否認。我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了彌補出資和承擔違約責任的救濟形式。股東資格的確定除審查出資額外,還應審查股東在股權安排、股權比例以及股東大會決議等問題上意愿的真實表達,或者根據股東權利的實際行使情況推斷股東意志的真實表達。
(3)在股東和公司外第三人的資格問題上,股東和公司外第三人的資格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工會組織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1-01-04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