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轉讓其股權,應當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其同意。其他股東自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30日內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公司章程對股份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回避,必須符合《公司法》規定的三種法律情形。《公司法》第條確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大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以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不收購: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但公司已經連續五年盈利,符合本法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轉讓重大財產的;(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股東大會通過決議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續。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后60日內,股東與公司未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后90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此可見,股東行使退股權,必須符合上述三種法律情形之一。上述三種情形在公司存續期間難以出現。除上述三起法定退股案件外,在現行法律框架下,股東退股沒有相關法律依據。第三,公司解散脫離《公司法》的規定,股東在公司解散的情況下相當于退出公司的法律效力。公司依照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解散。《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條規定:(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二)股東會或者股東會決定解散公司。根據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公司可以解散。可見,公司依照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時,公司股東實際上達到了退出公司的法定目的。
2。在特殊情況下,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解散公司。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出現嚴重困難,繼續存在,將給股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無法通過其他途徑解決。持有公司全體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本條款的目的是保護少數股東的利益。但在實踐中,對本文的解釋和適用卻很難把握,必然會遇到如何解釋和適用本文的問題。比如,什么樣的情況可以認定為“公司經營管理出現嚴重困難”;什么樣的情況可以認定為“股東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還有哪些“其他途徑”。然而,這一規定為股東在面臨僵局時退出公司提供了新的法律救濟??傊?,通過以上法律分析,股權轉讓、法定退股、根據公司章程和股東大會決議解散公司、提起解散公司訴訟是解決股東退股的幾種途徑。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分析如下:
1。最快、最經濟的股權轉讓方案應該是股東考慮退出公司時的首選。根據公司章程和股東大會決議,解散公司有利于保護股東退出時的權利,但缺點是辦理相關手續繁瑣。
3。合法退市很難出現,但它也是創辦公司的理想選擇。公司拒絕購買符合法定退市條件的股份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向人民法院提起強制解散公司的訴訟。這種方式是股東用盡其他救濟的最后一種救濟方式,即在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受到嚴重影響的前提下,當其他救濟用盡時,公司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強制解散公司的訴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畢健根律師,畢健根,男,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 士學位。先后取得張家口學院醫學專業、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河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多專業學歷證書?,F任河北耀鼎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專職律師。 畢律師篤行正義,愛好廣泛,少年就立志律師職業,參加工作后長期研修法律專業知識,通過司法考試即辭去優厚的待遇,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因擁有較強專業知識背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之具有極強的表達、溝通能力及獨到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執行力,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從事過醫療衛生、企業生產管理、文化宣傳、市場營銷策劃以及企業高層管理工作,有著多領域的實踐歷練,并先后在文化 傳播公司、大型礦業公司及房地產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行政總監、執行副總經理、法律顧問等多崗位工作,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知識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律師執業以來在訴訟方面擅長刑事案件的取保、辯護及處理各類公司合同糾紛,房地產建筑工程類糾紛及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先后承辦了“李某涉嫌3800萬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案、林某涉嫌合同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后公安撤銷案件案,并成功辯護過黃某故意殺人案、王某聚眾沖擊國家機關案、宮某妨害公務案。
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