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法律規定的不完善,使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為保護其在公司的合法權益,原告將公司及其董事長劉先生起訴至法院,要求公司及其董事長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然而,到目前為止,遇到了許多障礙。由于法律規定的不完善,原告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護。《公司法》對公司侵害股東合法權益應承擔何種責任、賠償數額如何確定等問題沒有明確規定。因此,相當一部分法官和法律界人士認為,公司確實可能侵犯了股東的合法權益,但由于沒有給股東造成實際損失,故無法作出賠償。但我們認為上述觀點值得商榷:首先,我國《公司法》對侵害股東權益的規定確實非常有限。到目前為止,只有《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董事、經理應當遵守公司章程,忠實履行職責,維護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謀取私利。同時,《公司法》第111條規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害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違法行為和侵權行為,“以上兩條規定只是明確了股東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訴訟保護自己的權益。該法第六十三條還規定:“董事、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這些規定都表明,公司可以對股東的侵權行為提起訴訟或者要求賠償。但在實際情況中,這些規定并不實用。如何賠償成為此類案件中最棘手的問題。
公司侵犯股東權益真的沒有損失嗎?我們不這么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王某投資公司的原因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投資獲得更多的利潤,也就是說,他在向公司投入資金和精力后,基于對公司其他股東的信任,以及對公司未來利益的預期,采取了投資行動,而不僅僅是出于對公司的信任他們有好幾年沒能分得一分錢的公司紅利,但也沒能享受到最基本的股東權利。這些現實已經嚴重背離了當時投資的初衷。公司股東大會侵害她的權利,使其投資款無法收回,也無法了解公司的盈利情況,這無疑給王某的投資行為造成了一種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
這種損失不是由投資中的操作風險造成的。我們通常所說的操作風險,應該是指在價值規律的指導下,由于產品或服務價格的漲跌,以及公司的經營方式是否適應現實社會的發展而導致的公司盈虧。在本案中,王某投資無法獲得預期收益,并不是因為上述原因,而是完全由于公司股東違反公司章程,侵害股東權益所致。那么我們認為造成這種不良后果的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這種投資不能享有應有的權利和預期的利益,原告的損失就是原告的損失。
如果有損失,就應該有賠償
首先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無法計算預期收益,股東的投資也不能直接從公司撤出,這給我們解決賠償問題制造了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利用股東的投資資金和相應的利息進行補償的觀點。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新婚姻法新規定一女可以嫁倆男嗎
2021-03-12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