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1年3月,中冶集團通過招標,中標新鋼8號燒結機工程B標段,并成立“中冶項目部”負責本標段的現場管理工作。2011年3月6日,新野在中冶分包投標中中標土建工程,隨后成立“新野項目部”,負責該項目的具體施工。2011年3月8日,新野項目部作為甲方與作為乙方的劍河公司簽訂了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合同簽訂后劍河公司履行了合同義務,新野項目部長期拖欠貨款。為此,建和公司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新野項目部、新野公司、中業項目部、中業公司清償欠款及相關違約金。此外,還發現中冶集團持有中冶集團97%的股權。法院經審理認為,新野項目部未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的,應當承擔繼續支付貨款及逾期利息的民事責任。新野項目部是新野公司設立的項目部,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中冶集團作為新野公司的關聯公司,明知新野公司不具備土建施工資質,仍將土建工程分包給新野公司,存在過錯。因此,判決新野公司對新野項目部簽訂的合同承擔全部民事責任,中冶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點評與分析]
本案主要是承包人違法分包后的債務承諾,其中涉及到對《合同法》有關規定和精神的理解,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合同糾紛適用法律的解釋》,特別是《解釋》第二十六條的適用和合同相對性原則。一是嚴格限制《解釋》第二十六條的適用。《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實際施工承包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增加分包人或者非法分包人作為當事人。發包人只對所欠工程價款范圍內的實際施工負責。相比之下,本案的事實與他們非常相似。但由于充分考慮了該條款背后的立法目的和制度價值,故該條款未直接用于判決。《解釋》第二十六條允許實際施工承包人以發包人為被告,是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因此,在理解和適用上,必須緊跟《解釋》的立法取向,從積極目的和反向規制兩個方面把握,保持其謙虛性,充分發揮其積極意義。就積極目的而言,應當明確該條款是保護弱勢群體利益的一種特殊救濟方式,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這一條款的立法背景是,在建筑業中,承攬業主工程后,由于業主信用狀況惡化或惡意逃債,大量實際施工人員長期拖欠工程款,引發矛盾糾紛。該條款賦予實際施工承包人在特殊情況下對分包商和非法分包商的債權主張權,有利于促進民生保障和社會和諧。由此看來,在本條的適用中,“只有當實際承包人的合同相對人破產或失蹤時,如果實際承包人不以發包人或總承包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就難以保證權利的實現,是否允許實際承包人以發包人或總承包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在這種情況下,MCC中不存在上述情況。因此,中冶集團并不是因為第26條的解釋而成為被告。從反向規制的角度看,《解釋》第二十六條不僅有了有限的突破,而且充分強調了合同的相對性。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實際建造人對分包商、非法分包商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作為合同的相對人,實際建造人對分包商或非法分包商提起訴訟,完全符合法律規定。本文在此重復,要求在訴訟中嚴格遵守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即突破合同相對性作為例外,實現訴訟的有序進行。這樣的制度設計既要遵循法律的內在邏輯,又要避免嚴重的實際弊端。在建設工程施工中,由于發包人不是合同的相對人,往往對實際施工單位的具體施工情況和費用了解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實際建造師對發包人索賠的申請條件過于寬松,就會有惡意訴訟的風險,實際建造師有可能將權利拱手讓給分包商,甚至與分包商串通,通過夸大工程造價向發包人謀取非法利益。
對《解釋》第26條的理解,不僅關系到本條的適用,也體現了建筑工程領域立法的內在制度取向和法律邏輯,對解決相關問題具有普遍的參考價值。其次,在利益與價值平衡的基礎上,適當弱化合同相對性原則。它一方面包含著對民商事主體自治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出于利益平衡的考慮。具體而言,合同的相對性包括相對主體、相對內容和相對責任。這三個方面的變化可能會對黨的責任產生影響。但相對而言,主體變更的影響一般較小。合同相對性代位求償權的典型例外是權利主體的變更。債權人代位權作為一項債權保全制度,是在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利益,平衡債務人的意思自治和交易安全后建立起來的一項制度。由于代位權的條件是債務人怠于行使其應有的債權,給債權人造成了損害,因此,為了債權人的利益,應當取代合同相對性中的主體相對性原則。這種利益與價值的平衡,在建筑工程法律關系的處理上也清晰可見。《解釋》第二十六條是為特別保護實際建設者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本案主要股權關系為:中冶集團持有新野公司97%的股權,新鋼8號燒結機工程B標段土建外部施工單位為中冶集團,與施工單位結算工程款的也是中冶集團。中冶集團作為關聯企業和結算單位,在本案中對新野公司的資質毫無疑問,仍將土建工程分包給新野公司,在未辦理工程結算的情況下,違規支付工程款。因此,要求其清償實際建造人的債權,承擔連帶責任,既不會對其利益造成不可知的嚴重影響,也會產生符合公平原則的負面影響,理由充分。就施工合同而言,它不僅僅是一種“手拉手”關系。一般來說,分包合同和第一份合同之間的工程價格存在差異。其他內容如施工范圍、質量標準、工期、違約責任等與第一份合同基本相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發包人,中冶與新業的分包合同以及新業與實際施工單位之間的施工合同,由于關聯性更為強烈。一般來說,合同的內容和風險不會超出MCC最初的預期。此外,由于中冶是新業的絕對控股方,對外結算由中冶負責,實際施工方與分包商或非法分包商之間一般不存在串通進行惡意訴訟的風險。因此,在綜合平衡下,判決書認定,中冶對所欠中冶相關工程款應承擔連帶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峽兩岸間仲裁裁決的效力如何
2021-03-17異地羈押逃犯怎么計算拘留時間
2021-01-11詐騙中初始獲利的投資者是否應返還
2021-02-26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