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和承包商對工人受傷的賠償責任是什么。如果在工作中發生人身傷害,需要單獨處理:
如果雇員和單位是雇員,雇主可以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在安全事故中,用人單位和分包商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合同或者分包合同的單位沒有就業和安全生產條件,用人單位具備條件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和分包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不屬于工傷或者不能認定為工傷的,可以考慮給予賠償。二是工傷賠償與勞動關系。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或者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可以根據工傷賠償金直接要求用人單位或者個人承擔工傷賠償責任。要取得工傷賠償,首先要認定為工傷;認定工傷的前提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和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在沒有勞動合同、工作許可證和工作證的情況下,勞動者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在申請勞動關系認定時會遇到障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 1。另一方是有實際工資但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單位或者個人。根據勞動部關于勞動關系認定的規定,工資發放表、職工名冊、考勤記錄、社會保險記錄、工作許可證、工作證等勞動者證言可以作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用人單位和其他單位不承擔賠償責任。 2。不合格單位、個人(俗稱承包人)與勞動者之間勞動關系的確定。根據勞動部《勞動關系認定條例》,建筑企業、礦山企業將工程業務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勞動者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和工程業務分包單位提出要求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對未取得營業執照、備案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的單位,雖然屬于非法用工,勞動者仍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標準要求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如何獲得補償? 屬于工傷范圍的,不能按其他賠償標準處理。工傷賠償的優點是無需證明單位的過錯。如果單位提前辦理工傷保險,傷者可以直接從社保機關獲得工傷待遇,不存在單位無法賠償的問題。如果無法認定勞動關系或工傷,為了使工傷者得到盡可能多的賠償,可以考慮通過勞動法律關系尋求賠償。用人單位責任的優點是不需要勞動仲裁、工傷認定等程序,可以直接協商或提起賠償訴訟。 以上提到的是,雇主和承包商需要對工人的傷害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受到傷害的,應當向有關單位要求相應的賠償,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將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婚內保婚協議有效嗎
2021-01-27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書寫呢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