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印發生產經營單位瞞報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的通知》的規定,如何保護虛報瞞報安全事故的權利:(四)事故單位應當依法報告事故情況,遵守《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處理規定》和《生產安全事故信息系統報告處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1號)。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的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發生緊急情況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直接向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事故報告由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瞞報、謊報事故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縣級以上安全監督部門舉報瞞報、謊報事故的行為。
舉報人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反映事故情況,故意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六條安全監督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設立舉報箱,暢通群眾和職工的舉報渠道。
嚴禁向舉報人或其他人員、可能給舉報人造成不良后果的單位、與案件偵辦無關的人員透露舉報人的有關情況和舉報事項。第七條對已經受理的舉報,安全監管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對實名舉報,應當立即組織調查。調查結束后,及時將調查處理情況反饋給舉報人;
(2)對于匿名舉報,根據舉報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調查。有事故單位名稱、聯系方式、傷亡人員等具體線索的,立即組織調查。
(3)舉報事項經核實屬實的,對有功人員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4)舉報事項經核實不實的,應當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手段予以澄清,并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瞞報、謊報事故,安全監管部門確實難以核實的,可以請求同級人民政府組織核實。
2。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印發生產經營單位瞞報事故行為查處辦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為嚴肅查處瞞報生產安全事故的行為,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人員按照舉報規定發展,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國務院令第493號)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制定了《生產經營行為調查處理辦法》瞞報、謊報事故的單位,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第一條為了促進生產經營單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的規定報告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依照《安全生產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二號令)的規定,嚴肅查處瞞報、謊報事故的行為,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通知》的規定,制定本辦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第二條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人員瞞報、謊報事故(含危險事故,下同)的,適用本辦法。國家工作人員參與瞞報、謊報事故的,由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依照干部管理權限,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紀律規定處理。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瞞報、謊報事故的行為,應當根據下列情形確定:(一)瞞報已經發生的事故,逾期不向安全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的,經核實屬實的,屬于瞞報;(2)故意謊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初步原因、性質、傷亡人數、危險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第四條事故單位應當依法報告事故情況,遵守《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1號)的有關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的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發生緊急情況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直接向安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事故報告由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瞞報、謊報事故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縣級以上安全監督部門舉報瞞報、謊報事故的行為。
舉報人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反映事故情況,故意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六條安全監督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設立舉報箱,暢通群眾和職工的舉報渠道。
嚴禁向舉報人或其他人員、可能給舉報人造成不良后果的單位、與案件偵辦無關的人員透露舉報人的有關情況和舉報事項。第七條對已經受理的舉報,安全監管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對實名舉報,應當立即組織調查。調查結束后,及時將調查處理情況反饋給舉報人;
(2)對于匿名舉報,根據舉報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調查。有事故單位名稱、聯系方式、傷亡人員等具體線索的,立即組織調查。
(3)舉報事項經核實屬實的,對有功人員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4)舉報事項經核實不實的,應當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手段予以澄清,并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瞞報、謊報事故,安全監管部門確實難以核實的,可以請求同級人民政府組織核實。第八條地方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監督調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資糾紛有精神賠償嗎
2021-02-28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