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訴訟時效從發包人違約時開始,發包人違約時應為“結構驗收60天后”的第二天,訴訟時效從該時間開始,由此可以推斷本案已經過了訴訟時效。
案例二:
甲方(房地產公司)與乙方(工程建設公司)于1997年9月簽訂《工程建設合同》,約定“甲乙雙方在工程竣工驗收后一個月內辦理工程結算手續”。工程于1999年1月15日通過竣工驗收,交付甲方使用。但雙方直到2009年9月才對該項目進行決算。乙方與甲方協商支付工程款,但甲方答復已過訴訟時效,不同意支付。乙方希望通過合法途徑收回工程未結算余額。在實踐中,這樣的問題很多。對于這類問題,一般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工程款支付未過訴訟時效。乙方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方結清欠款。因此,沒有明確的理由清償債務。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訴訟時效的批復》。第二種觀點認為,工程款已經過了訴訟時效,失去了勝訴的權利,所以訴訟風險很大,或者說毫無意義。原因是雙方對和解時間有明確約定,乙方在10年后明知故犯提出索賠,屬于放棄權利的表現。
我支持第二種觀點,但不同意第二種觀點所述的理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利息自支付工程價款之日起計算支付。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下時間為付款時間:
(1)建設工程實際交付的,以交付日期為準;
(2)建設工程未交付的,以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為準;
(3)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未結算的,以當事人起訴之日為準。”
根據這一規定,雖然案件尚未結案,但可以確定到期日為項目交付日。以工程交付日期或竣工結算文件提交日期作為發包人的付款時間,不要求工程款的結算金額必須明確。如果不按協議進行和解,雙方都有過錯,這是不公平的。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乙方的訴訟請求已超出訴訟時效。
案例三:
我公司委托施工企業進行施工。由于承包人的原因,工期嚴重延誤。現在承包商向業主提起訴訟要求支付工程款。時效期限是從合同約定的竣工時間算起,還是從實際竣工日期算起?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即自債權人能夠行使請求權之日起計算。行使請求權的前提是請求權已經確定。工程款尚未結清,表明雙方的權利義務尚未確定,行使請求權的條件尚未具備,訴訟時效尚未開始。工程結算后,雙方的權利義務已經明確,債權人可以對自己的權利是否受到侵害作出明確的判斷。因此,訴訟時效的起點應在工程結算之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定:“利息自支付工程價款之日起計算支付。當事人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下時間為支付時間:
(1)建設工程實際交付的,為交付日期;
(2)建設工程未交付的,以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為準;
(3)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未結算的,以當事人起訴之日為準。”。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在工程未竣工結算的情況下,有三種訴訟時效情形,包括以上三個起點。案例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行中,一方違約,另一方要求違約金。如何計算訴訟時效?
[律師的回答]
應從違約之日起計算。《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起計算。相對人自違約之日起可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期限從該時間起計算,既方便又符合民法通則的規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發審[2008]11號)確定。第五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分期履行同一債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個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計算。”。上述內容是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如何確定”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一戶多宅和違建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2簡易房拆除程序
2020-11-19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以后,拆遷當事人可以拒絕履行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