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施工合同糾紛(1)和解或調解施工合同糾紛發生時,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或通過第三方調解。
解決是指雙方通過友好協商,自行解決因本合同引起的爭議。調解由當事人以外的調解組織或者個人主持。它在查明事實、辨別是非的基礎上,通過勸導,促進當事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通融,友好解決糾紛。
通過和解或調解解決糾紛,可以節省時間、仲裁或訴訟費用,有利于今后的交流與合作,是當事人解決合同糾紛的首選方式。但是,這種調解沒有法律效力。啟動調解取決于當事人的誠意,也取決于當事人達成和解后的自覺表現。和解與調解是在當事人自愿的原則下進行的。一方不能強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意愿,第三方也不能強迫調解。(2) 施工合同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將合同爭議提交仲裁機構按照達成的仲裁協議進行仲裁。
仲裁具有辦案快、程序簡單的特點和優勢,進入仲裁程序后,仍采取仲裁與調解相結合、先調解、后仲裁的方式,首先注重調解解決。調解達成協議后,仲裁庭根據調解結果作出調解書或者裁決。調解書和裁決書都具有法律效力。申請仲裁的前提是合同雙方已達成仲裁協議,未達成仲裁協議的不能申請仲裁。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者附在合同后的協議。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合同所附的協議,應當視為與其他條款相獨立的一部分。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無效或無效,不影響仲裁條款或仲裁協議的效力。國內合同當事人可以在仲裁協議中約定爭議發生后在國內任何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機構的選擇不受級別管轄或者地區管轄的限制。(3) 訴訟建筑合同當事人未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發生爭議后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或者達成的仲裁協議無效的,合同任何一方,包括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合同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當事人應當履行訴訟或者仲裁程序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或者調解書。有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判決、仲裁裁決或者調解書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是強制執行,即人民法院采取強制措施促使債務人履行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
合同當事人在遇到合同糾紛時,應當認真考慮對方的態度、雙方的合作關系、自身的財力、人力等實際情況,權衡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糾紛解決對策。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土地制度有什么大的改變
2021-01-28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農村房屋只有一般在拆遷范圍之內,怎么辦
2021-02-19拆遷律師對提高補償有什么幫助
2020-11-09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有哪些內容
2020-12-20農村拆遷安置人口數認定怎么規定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