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未成年人盜竊如何處罰?1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我國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根據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予以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重處罰。其次,根據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18歲以下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是不同的。教唆犯作為共同犯罪的一種共犯,其基本前提是教唆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只有年滿16周歲的人才應當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應當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項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只有在這一范圍內教唆未成年人,才能構成刑法意義上的教唆犯,應當依照刑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承擔刑事責任。被教唆的人不負刑事責任。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有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種罪以外的行為的,不具備犯罪主體資格。教唆他們不是共同犯罪。因此,教唆犯不是教唆犯,不屬于刑法第二十九條的調整范圍。
根據“法律無明文規定不構成犯罪”的原則,我們似乎不應該追究這類教唆犯的刑事責任。但問題是,這種現象在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在商場門口教唆孩子偷東西,利用孩子的無知下毒殺人,與具有犯罪主體資格的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相比,這種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刑法嚴懲后者、放縱前者是不合邏輯的,因此有必要追究其刑事責任。第三,如何調查?
教唆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實施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八項犯罪以外的危害行為的,教唆犯沒有直接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行為,不符合犯罪的基本構成;同時刑法總則沒有對其作出規定,修改后的犯罪構成是不可能的。教唆犯既不是直接犯,也不是共犯,如何界定?
應定義為間接主體!間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作為犯罪工具實現犯罪的行為。未成年人沒有獨立意志,缺乏歧視,其教唆下的危害行為是教唆的延伸和必然結果。事實上,他們只是作為教唆犯的犯罪工具,教唆犯只是用這種工具來實現自己的犯罪意圖,而不負刑事責任。根據間接正犯的特點,可以將其定義為間接正犯。如果教唆犯主觀上認為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而教唆其犯罪,實質上是將他人作為犯罪工具的故意;在這種故意的控制下,能夠誘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教唆行為應當是間接正犯。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首先根據他在共同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可以區分他是主犯還是從犯,然后根據少年的行為來定罪量刑。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嚴懲他。未成年人不犯教唆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理由是: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教唆對自己負有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教唆對自己的危害行為沒有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犯罪,對自己的危害更大。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嚴懲,以實現立法精神的協調。我國刑法第347條第六款規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從重處罰。它包含了對教唆犯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間接主犯從重處罰的價值。第四,未成年人的行為雖然超出了其主觀設定,但只要仍在應當預見或者已經預見的范圍內,就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教唆未成年人犯罪,那么一般教唆犯都會受到從重處罰。在某些情況下,當未成年人構成犯罪而不受刑事處罰時,往往采用間接正犯追究教唆犯的法律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我們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繼承證明書怎么寫
2020-12-09事故認定復核申請可以撤銷申請書嗎
2021-02-01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