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累犯的成立條件是什么,處罰規定是什么?
少年累犯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在刑法中,累犯有一般的評價標準。累犯的成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客觀上具有犯罪行為習慣。
所謂習慣性,是指長期重復實施同一種犯罪行為,以非法所得為主要生活來源或者揮霍的行為。這種犯罪行為的習慣性是累犯形成的客觀條件。二是主觀上具有犯罪心理習慣。
所謂習慣,是指有繼續犯罪的傾向,表現為故意實施某種犯罪,把犯罪作為其長期的業務,并從犯罪習慣轉變為心理甚至人格的異常,形成某種犯罪習慣。這種犯罪心理習慣是累犯的主觀條件。未成年人是指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對有危害社會行為,觸犯刑法,不滿18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刑事處罰的情形。(1) 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
1。刑法第十七條:年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罪、強奸罪、搶劫罪、販毒罪、放火罪、爆炸罪或者危險物品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未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護人予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予以拘留。
2。刑法第四十九條: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審判時懷孕的,不適用死刑。控制是五種主要懲罰中最輕的。根據控制的特點,對未成年人實施控制,有利于使他們繼續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感受到社會和家庭的溫暖,從而更有利于他們的轉變。拘役期限較短,適用于需要羈押但犯罪較輕的犯罪分子。對未成年人實行刑事拘留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三。有期徒刑的適用范圍廣,適用范圍廣。有期徒刑應當注意與成年罪犯分開,防止交叉感染,腐蝕未成年人的思想。在我看來,罰款的適用應該區別對待。年滿16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以處以罰款。對其他未成年人,由于仍由父母看管,沒有個人財產,不能罰款。對于未成年人犯罪,要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犯罪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第一次犯罪、偶發犯罪、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從輕處罰。
(1)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青少年犯罪將減少基準刑30%-60%
(2)16歲以上不滿18歲的青少年犯罪將減少基準刑10%-50%
基于以上答案,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中,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處罰規定存在差異。對于未成年累犯,由于年齡不滿18周歲,因此會適當從輕或減輕處罰,而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死刑。而對待未成年人也應遵循相關原則。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他們會替你回答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包括哪些犯罪行為
2021-03-08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