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子女行為的后果由誰承擔《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是:
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是其法定代表人,父母是其法定代表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律責任。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雖然不能承擔或者限制承擔民事責任,但在侵害他人權益時,應當是直接侵權人,不能擺脫成為民事被告人的風險。但是,雖然他們是被告人,但責任主體或者部分責任是他們的監護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88條(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財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以上是相關答案。無民事行為能力兒童所犯的錯誤,一般由其監護人承擔,因此,父母必須好好照顧子女。如果由此造成的損失太大,那么家長也可能坐牢,雖然孩子沒事。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0年老員工能不能辭退
2020-11-17仲裁合并審理條件是怎樣的
2021-01-25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公租房拆遷,能和商品房一樣,獲得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07安置補償協議簽了好幾年,還沒拿到安置房和補償款,怎么辦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