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原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條件下,根據自身經營狀況和發展需要建立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旨在使員工在退休后的一定時期內每年(通常每月)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它是一種輔助性養老保險,屬于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層次。它以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為指導,以企業內部決策為依據。2000年底,國務院頒布了《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試點方案》,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更名為企業年金。企業年金計劃又稱企業年金計劃,是企業與職工就企業年金的籌集、管理和支付達成的協議。
企業承諾在職工退休時按照協議約定的方式向職工支付一定數額的企業年金。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根據企業年金支付方式和風險承擔主體的不同,可分為設定提存制度計劃和設定受益制度計劃。固定繳款制計劃是指企業根據年金計劃的約定,每年按照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提取年金。雇員退休時可領取的養老金取決于存款數額和產生的投資收入。企業不保證職工退休時企業年度養老金的支付金額。設定受益制計劃是指企業承諾在職工退休時一次性或分期支付一定數額的企業年金。只要企業有能力在職工退休時履行繳費義務,是否按時提取年金、提取多少,由企業自主決定。一、企業年金會計的現狀與問題。個人賬戶的內容包括:企業為個人提供的企業年金金額;個人支付的企業年金;存款利息;基金投資增值部分和營業收入。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由企業財務部門轉入企業年金運營機構或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指定的銀行,并設立“企業年金專用賬戶”,專項資金專款專用。一般來說,企業是企業年金的主要支付主體,共同負責企業年金資金在職工個人賬戶上的積累。
從養老金制度實施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實施的企業年金計劃是定額繳費制計劃,即企業根據計劃向員工個人賬戶投資一定數額,可以考慮年齡、員工服務時間等因素以及報酬。該計劃只確定企業的撥款數額,職工退休后可領取的養老金數額完全取決于企業的撥備和個人賬戶的資金數額。固定繳款制下企業年金的會計處理相對簡單。例如:
當資金由企業自行管理時,在會計期末,根據企業年金計劃確定的比例,計算當期應繳存的企業年金。根據職工性質,分別借記“生產成本企業年金”、“管理費用企業年金”和“營業費用企業年金”科目,按實際支付收入時應在當期繳存的金額貸記“企業年金”將企業年金發放給職工,借記“其他應付款企業年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由受托人管理的,企業年金在會計期末繳存時,根據職工性質分別借記“生產成本企業年金”、“管理費用企業年金”和“營業費用企業年金”,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活期存款金額。但在會計實務中,企業年金的會計處理比較混亂,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許多企業在企業年金的會計處理中仍采用收付實現制,并將企業年金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管理費用。比如,有的企業為職工購買了幾億元的團體年金保險,在購買時全部計入“管理費用”中,以彌補“管理費用”項目中的企業年金成本,而這一事項不需要在會計報表中披露,這就造成了企業年金的虧損明顯違反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導致財務報表信息失真。理論根源在于對企業年金本質的認識尚不明確。在我國,對企業年金性質的認識已經從“社會福利觀”轉向“勞動報酬觀”,即企業年金是職工在為企業工作期間獲得的勞動報酬的一部分,是“遞延工資”的代名詞。因此,企業年金成本應當在相關權利義務發生的當期確認和計量。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支出,應充分體現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2) 企業年金會計準則不完善。我國企業年金的會計主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本身,二是企業年金基金。目前已頒布的《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主要規范職工社會保險的會計核算,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等,2006年2月,財政部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主要規范企業年金基金的會計處理和財務報表列報。企業年金基金首次作為獨立的會計主體進行確認、計量和列報。
標準的目標不是企業作為企業年金的委托人,而是企業年金基金的受托人、賬戶管理人、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企業在繳費環節的核算,即按照企業年金計劃向企業年金基金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納入職工薪酬范圍,《企業會計準則第9-1號》規定,應在“職工薪酬”中予以規范。作為支付主體的企業本身缺乏企業年金會計的理論指導,導致企業年金的會計處理無章法可循。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年金會計準則。(3) 企業年金計劃實施形式不明確。兩種企業年金計劃在企業年金費用、年金資產和年金負債的具體內容和會計處理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應明確企業應采取何種形式,以進一步規范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4) 各地企業年金的發放渠道和提取比例不統一。《企業年金試行辦法》規定,企業年金支付的支付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是一項原則性規定。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
以上海等地區為例,企業支付的部分在工資總額一定比例內(一般為5%)即可計入成本。也可以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從福利費、自有資金或者利潤中列支。(1) 大力發展我國企業年金計劃,統一稅收優惠政策。目前,我國企業年金的稅收政策僅在企業繳費方面有一定的規定。比如,按照財政部的規定,遼寧等試點地區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的企業,提取金額占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作為勞動保險費計入成本;非試點地區的企業,從應付福利中支出。然而,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害人因遭受犯罪行為侵害造成物質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16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