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企業外幣折算的會計處理如下。1交易日發生外幣交易的,應當采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或者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在初始確認時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分別處理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1)外幣貨幣性項目,在資產負債表日,將因匯率變動產生的匯兌差額作為財務費用處理,增加或減少外幣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匯兌差額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因此,所謂匯兌差額,是指同一數額的外幣按不同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的差額。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資產,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改變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存在匯兌差額。
2。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貨幣性項目,期末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的,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再與原記賬本位幣比較,其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匯兌損益的稅務處理。非貨幣性項目:從資產負債表日非貨幣性項目的會計處理來看,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資產不存在匯兌差額,因此不存在匯兌損益的稅務處理。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外幣資產,由于在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計量,因此該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最終損益不僅包括外幣折算損益,也包括該外幣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所產生的損益。這種損益在會計上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資產的稅務處理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因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或稅項損失處理。
2。貨幣性項目:對于外幣貨幣性資產匯兌損益的稅務處理,有兩個文件作了相關規定。第一,《國家稅務總局關于2007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8]264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外幣貨幣性項目匯率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匯率差額,相當于公允價值變動。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會計準則實施條例》,企業外幣貨幣性項目因匯率變動產生的匯率差異,相當于本通知第三條公允價值變動執行財稅[2007]80號《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未經實際處置或結算,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實際處置、結算時,處置、結算價款與其歷史成本的差額,計入處置、結算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二是《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和負債,在納稅年度終了時,按照人民幣即期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所產生的匯兌損失,但已計入相關費用的除外資產和利潤分配給所有者的相關資產允許扣除。下面是兩個文件之間差異的示例。
2007年7月1日,一家企業向美國出口了一批產品,應收賬款為100萬美元?,F行即期匯率為1美元兌7元人民幣。2007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尚未收到,本期即期匯率為1美元=6.9元人民幣。2008年1月15日,企業收到應收賬款,并按規定辦理結匯手續。本期即期匯率為1美元=6.8元。會計處理如下:
2007年7月1日,
借方:應收賬款-7000000美元
貸方:主營業務收入:7000000美元。
2007年12月31日,
借方:財務費用:100000
貸方:應收賬款-100000美元。
2008年1月15日,
借方:銀行存款:6800000
財務費用:100000
貸方:應收賬款-100000美元。
貸:應收賬款根據國稅函[2008]264號的規定,在資產負債表日,即2007年12月31日,企業因匯率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匯率差額,相當于該項變動公允價值,未實際處置或結算時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由于企業在2007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應收賬款,即尚未結算,故此處確認的10萬元財務費用不確認為稅前虧損,稅前扣除,增加當期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
2008年1月15日,企業收到以美元計價并結算為人民幣的應收賬款后,本期確認財務費用10萬元。但根據國稅函[2008]264號文件的規定,外幣貨幣性資產在處置或結算期間,應當從處置或結算價款中扣除歷史成本,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此處企業實際收到應收賬款結算680萬元,企業在交易日確認的應收賬款歷史成本為700萬元,差額20萬元作為匯兌損失,在2008年度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僅此項核算,國稅函[2008]264號文中外幣貨幣性資產的稅務處理符合歷史成本原則。但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按照國稅函[2008]264號的規定,企業和稅務機關在執行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果涉及多個應收賬款,如何處理?以下圖表是舉例說明。
時間應收賬款(負數為已結算收到的資金)匯率單位:10000美元
2007年2月1日
3月1日3006.9
4月1日-1006.8
5月1日6007.1
8月1日4006.9
10月1日-9006.95
12月31日5006.89
本表為企業2007年末應收賬款明細金額,假設當期期初金額為0,無論是銷售產生的應收賬款還是收到的應收賬款,均按當時的即期匯率以人民幣結算。
12月31日,企業應收賬款項下應確認的匯兌損益計算如下:應收賬款匯兌損益=500×6.89-(200×7+300×6.9-100×6.8+600×7.1+400×6.9-900×6.95)=-110萬美元。
正數表示匯兌收益,負數表示匯兌損失。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財務費用1100000
貸方:應收賬款-1100000美元。
通過上述會計處理可以發現,對于應收賬款,在資產負債表日只確認一項匯兌損益。如果按照國稅函[2008]264號文的規定進行稅務處理,則假設出口企業在年末調整企業所得稅時,本期結清外幣應收賬款20000元,有必要計算2萬外幣應收賬款結算的匯兌損益。如果一些結算賬戶涉及跨年度應收賬款,還涉及上一年度賬簿的閱讀和計算。對于企業和稅務機關來說,工作量巨大,不現實。因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文章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辯律師的地位,權利,義務,責任分別是怎樣的
2020-12-29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