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涉及價格補償的會計處理
[例]a公司將其產成品a換成B公司的產成品B作為固定資產。A賬面余額4.8萬元,公允價值5萬元;B賬面余額4.5萬元,公允價值5萬元。以上金額不含增值稅,計稅價格與公允價值相同。假設交易所不涉及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種。交易所具有商業實質,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按照新準則的規定,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之間的差額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賬面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借入:固定資產58500
借入:產成品48000
應納稅額處理:根據稅法規定,非貨幣性交易按公允價值分為銷售和購買進行納稅處理。a公司收入按稅法規定確認:公允價值5萬—賬面余額4.8萬元=2000元,與會計確認的收入相同。那么,收入能否反映在企業所得稅申請表附表1第20行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收入”中呢?根據新所得稅申報表的填表說明,第20行僅反映“非貨幣性交易支付保費時,按照會計準則應當確認的收入”,即該行僅反映原準則涉及保費時確認的收入。這應該是因為新的回報沒有考慮到根據新標準可能確認的收入。新準則下確認的收入也應反映在第20行,此時交易不需要根據視同銷售額進行納稅調整,即:,相應的視同銷售收入和成本未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一附表及成本費用明細表中反映。同時,對于固定資產B,以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相關稅費作為納稅成本,納稅成本=50000+8500=58500(元)。與會計成本一樣,在未來計算折舊時不需要納稅調整。
交易所沒有商業實質,或者用于交易所的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按照新準則的規定,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借方:固定資產56500
貸方:產成品48000
應納稅額增值稅(銷項稅)8500
稅務處理:根據稅法規定,a公司應確認收入2000元,但收入未在會計中反映。在納稅申報中,5萬元應反映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附表1第14行“視同銷售收入的非貨幣性資產處置”中,同時反映在成本費用表的相應行,體現為“非貨幣性資產的處置作為銷售成本”,即4.8萬元,即增加應納稅所得額2000元。第20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收入”不需要反映。資產應納稅成本5.85萬元,會計成本5.65萬元。今后計提折舊時,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應調整減少2000元。2設計和價格補充的會計處理。a公司收到的溢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3900△50000×100%=7.8%,低于25%。因此,在新老準則下,應將其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交易所具有商業實質,用于交易所的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按照新準則,溢價為零的,調整換入資產的成本與換入資產賬面價值和應交稅費之和的差額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成本計入當期損益的換入資產。
收回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交相關稅費-輔助價格
=50000+8500-3900=54600(元)
計入損益金額=收回資產成本+輔助價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應交相關稅費)=(資產公允價值)上繳資產+應交相關稅費-補充價格)+補充價格-(上繳資產賬面價值+應交相關稅費)=上繳資產公允價值-換入資產賬面價值=50000-48000=2000元。借款:固定資產54600元,銀行存款3900元,借款:產成品48000元,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8500元,營業外收入,非貨幣性交易收入2000元,稅務處理與上例相同,在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一附表中,只應反映2000元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收入”,不應將“處置非貨幣性資產”的貨幣性資產作為銷售收入。同時,固定資產的納稅成本為5.46萬元,與會計價值持平。
如果交易所沒有商業實質,或者用于交易所的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根據新準則,企業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收取補償的,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收到的補償,再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補償,換出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資產入庫成本=資產出庫賬面價值+應交相關稅費-收到的補價
=48000+8500-3900=52600(元)
貸款:固定資產52600
銀行存款3900
貸款:產成品4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8500
稅收處理:與上例相同,2000元的收入應在稅法中確認,納稅申報表應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一附表中反映“非貨幣性資產的處置視同銷售收入”的5萬元,以及“資產的處置”的4.8萬元非貨幣性資產視為銷售成本”反映在成本費用表的相應行中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收入”不需要反映。資產應納稅成本5.46萬元,會計成本5.26萬元。以后計提折舊時,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調整減少2000元。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責任機動車是否必須為被告
2020-12-13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