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貨的范圍企業的存貨通常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存貨的定義以《會計條例》為基礎。由于新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的確認與實施條例相同,會計和稅法對存貨的確認范圍基本相同。企業會計準則概況:存貨在會計處理中,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相關稅費、運輸費、手續費、保險費等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按一定方法分攤的制造成本。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間接費用。企業應根據制造費用的性質,合理選擇制造費用的分攤方式。在同一生產過程中,如果同時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且不能直接區分每種產品的加工成本,應按合理的方法將加工成本分攤到各產品中。存貨的其他成本,是指為使存貨達到當前的地點和狀態而發生的除采購成本和加工成本以外的其他費用。投資者投資存貨的成本,按照投資合同或者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者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實施細則:存貨按歷史成本計稅。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1) 以現金支付方式取得的存貨,其成本為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2)以非現金支付方式取得的存貨,其成本為存貨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3) 利用生產性生物資產取得農產品的成本,為生產或者取得過程中發生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分攤的間接成本。差異分析:會計與稅法對存貨的初始計量沒有差異。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應用指南指出,商品流通企業發生的采購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由于《實施條例》沒有規定采購費用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在這種情況下,存貨的會計成本是否與稅收成本不同,需要稅法進一步明確。對于非貨幣性交易形成的存貨(參見所得稅計算專題6:2011年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會計與稅法差異分析);對于企業改制形成的存貨,本博客將分別討論稅收成本與會計成本的差異。(2) 存貨有結余的存貨,按全部重置成本入賬,當期管理費用在會計處理中予以沖減,其他收入在稅務處理中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會計與稅法雖然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都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因此會計與稅法在本質上沒有區別。《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投資者投資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者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會計與稅法沒有區別,因為會計對接受投資的存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原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根據實施條例,企業使用或銷售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從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中選擇。定價方式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目前,會計法和稅法都取消了后進先出法,存貨出庫的成本結轉法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稅法確認的銷售收入標準與會計確認的銷售收入標準不一致,則根據配比原則,會計確認的銷售成本也應作相應調整。此時,相關存貨的稅務成本和會計成本將產生差異。截至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存貨的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因市場價格下降,存貨預計可變現凈值200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資產減值損失——存貨減值損失1000000
貸方:存貨跌價準備1000000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的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提取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稅法規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未經批準的公積金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未經批準的預備費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機關規定的預備費支出,如資產減值準備和風險準備。同時,《實施條例》規定,除持有期間資產增減變動時,由國務院財政稅務機關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資產的計稅基礎。差異分析:A公司資產減值損失不在稅前扣除,增加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存貨的會計成本為200萬元,稅金成本仍為300萬元。2009年6月30日,存貨市值上升,可變現凈值上升至26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轉回60萬元(260-200元)。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存貨跌價準備60萬
貸方:資產減值損失-存貨減值損失60萬
差異分析:a公司轉回存貨跌價準備將增加利潤,因此應減少應納稅所得額60萬元。存貨的會計成本為260萬元,而稅金成本仍為300萬元。隨后在2009年9月2日,a公司將庫存全部售出,獲得290萬元的免稅收入。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3393000[2900000×(1+17%)]
貸方:主營業務收入2900000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493000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2600000
存貨跌價準備400000
貸:庫存商品300萬
差異分析:公司轉售減值標準將增加利潤,應納稅所得額相應減少40萬元。至此,公司因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全部轉回。(100-60-40=0)。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能會對多個存貨計提減值準備,對單個存貨進行納稅調整會比較麻煩。因此,企業可以按照以下簡單的方法進行納稅調整:存貨跌價準備年末余額大于年初余額的,按差額增加應納稅所得額;存貨跌價準備年末余額低于年初余額的,按差額減記應納稅所得額。
存貨跌價準備的增加會減少利潤,但應納稅所得額相應增加。存貨跌價準備的減少會增加利潤,但應納稅所得額相應減少。因此,存貨跌價準備的增加、轉回或轉售,不影響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根據b的會計準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1-24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營業房拆遷可以按照商鋪拆遷來補償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