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取得權利主體形式有哪些?
中國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勞動生產、收益、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無主物、失散的飼養動物、先占、沒收、征收、稅收。原始取得也稱直接取得,是商標權人取得商標權是最初發生的,不是依據他人已存在的權利。各國對商標權的原始取得主要采取使用原則、注冊原則、混合原則。物權的原始取得又稱物權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體依據他人的權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據法律規定取得物權。
二、具體情況
⑴勞動生產取得。
即人們運用工具通過體力和腦力的支出,對自然物進行改造、加工或利用原材料制造出具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產品。勞動生產是取得所有權的最基本、最重要方式,如農民收割莊稼,工廠生產產品。勞動生產為所有權取得的一種方法,是中國民法學界目前的通說。但生產究竟為所有權的獨立取得方法還是綜合取得方法,是不無疑問的。我們認為,勞動生產取得盡管是所有權之原始取得方式,但卻未必是一種獨立取得方法,從勞動生產取得所有權的實踐來看,界定為綜合取得方法更為妥當。因為勞動生產主要是從行為過程意義上觀察的結果,同樣是勞動生產,有些情況下可能基于孳息而取得,例如果農采摘蘋果之取得,既可以認定為勞動生產取得,也可以認定為收取孳息取得;有些情況下可能是基于先占取得,例如從事遠洋捕撈生產作業以取得海生動植物,除了認定為勞動生產取得之外,還可以認定為基于先占取得。因此,勞動生產并不宜一概界定為獨立取得方法,它更是所有權的一種綜合取得方法。
⑵收取孳息取得。
孳息相對于原物而言,是原物所出之收益。孳息分為天然孳息、人工孳息和法定孳息,前者是自然物依自然規律產生出來的新物,如母雞所產之雞蛋,葡萄樹上所結之葡萄等;中者是用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產品,如木材加工后所形成之書桌,野草加工后所形成之中藥等;后者是根據法律之規定,通過就原物實施一定法律行為而取得的由原物派生出來的孳息,如房屋出租后所生之租金,現金儲蓄后所生利息等。一般情況下,物的所有人對物所產生的孳息擁有所有權。天然孳息在沒有與原物分離之前,原物所有權轉移,原則上孳息的所有權也隨之轉移,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或合同規定,孳息也可以歸非原物所有人享有所有權。對此,中國《物權法》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可見,嚴格來說,收取孳息也不是一種獨立的取得方法,有些孳息之取得同時也可適用于其他取得方式之規則。
⑶國家強制取得。
國家強制是在法律規定的特定場合下,國家從社會公共利益出發,不顧及所有人的意志和權利,直接采取沒收、征收、國有化或稅收等強制手段取得所有權的方式。對此,中國《物權法》規定,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但是,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和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可見,國家作為全社會的總管,可以通過強制方法取得所有權,取得所有權的這些方法,雖然具有不同的性質,得按法律的規定用于特定的場合,但其共同特征是:都具有不顧所有權人意志的強制性,都不是按照平等、自愿之民事流轉方法取得所有權,因而都屬于所有權之原始取得方法。
⑷拾得遺失物取得。
遺失物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偶然喪失占有之物。中國《民法通則》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物權法》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該法同時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依據中國現行法律規定,拾得遺失物必須返還失主(權利人),確實無人認領的,應由國家取得所有權。然而,從世界民事立法的視角觀察之,即可發現,關于拾得遺失物能夠成為所有權取得的方法,存在羅馬法的不能取得所有權主義和日爾曼法的取得所有權主義。近代以來的諸多民事立法,基本上繼受了后者,即絕大多數國家的民事立法認為,遺拾物的拾得屬于所有權原始取得方式之一,并且一般由拾得人取得遺失物之所有權。
以上就是原始取得權利的相關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應當基于實際的權利情況而定,不同的原始取得類型也有不同的認定方式,但對于所有權人來說,都是具備合法的使用權利的,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來進行重新認定。
原始取得商標需要使用備案嗎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采取什么原則
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可以處理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行為嗎
2021-02-13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