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用我的個人信息來做賬戶是違法的嗎?
這取決于是否屬于造假,是否應該得到員工的同意。如果不同意,就是做假賬的行為,應該承擔責任。
做假賬是違法犯罪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國會計法、稅收征管法、刑法等都對會計造假作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通知該單位,可以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的會計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偷稅漏稅,是指納稅人擅自偽造、變造、隱匿、銷毀帳簿、會計憑證,或者在帳簿上虛報支出、漏報、少報收入的行為,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申報、謊報稅款,或者不繳、少繳應納稅款的。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不繳、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并處不繳、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會計憑證,在帳簿上多報支出或者少報收入,不繳納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申報或者虛假申報,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偷稅數額在10%以上不滿30%,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經稅務機關兩次行政處罰后偷稅的稅務機關對偷稅漏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金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偷稅金額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并處偷稅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扣繳義務人不繳納或者少繳按照前款所列方式代扣代收的稅款,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根據對上述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結論,公司用員工信息進行會計核算必須視實際情況而定,但多數情況下是違法合法的,因為員工與公司本身關系不大,很可能涉及造假行為賬戶。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的法律意見,可以致電律師事務所在線律師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去哪個法院起訴
2020-12-23惡意拖欠房租怎么辦
2020-12-06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被害人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0-11-12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