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船舶公司應當依法為船員繳納社會保險,這是其法定義務。
船舶公司直接雇用船員時,雙方的法律關系為勞動合同,應當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社會保險是勞動合同的重要條款。船舶公司應當依法為船員繳納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否則船員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也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補繳社會保險,賠償損失。屆時,船運公司還將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二是船舶公司為船員投保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不能替代船員根據《勞動法》享有的工傷保險待遇。
船舶公司為船員投保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公司向員工提供的一種福利,不是公司的法定義務。在保險期間,因事故造成船員傷亡的,保險公司將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船員或其受益人支付一定數額的保險金作為賠償。
當海員或其受益人獲得商業保險公司支付的工傷保險金時,仍有權享受工傷保險金:海員受傷時,有權享受醫療費用,誤工費和傷殘撫恤金;海員因公死亡的,其直系親屬有權領取喪葬撫恤金、受扶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撫恤金。船舶公司未依法為船員提供社會保險,船員在此期間受傷的,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和標準支付費用。第三,由船舶公司投保的雇主責任保險不能替代工傷保險。
雇主責任保險不是強制性保險,由雇主自由選擇。在實踐中,一些航運企業通過投保雇主責任險,根據相關法律或勞動合同將損害賠償責任轉移給保險公司。但雇主責任保險與工傷保險在賠償方式上也存在差異。工傷保險補償嚴格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執行:根據傷殘程度給予殘疾人一次性補償,從24個月工資到6個月工資不等,按月發放傷殘津貼;對因工死亡的職工家屬,給予一次性補償。補償金額與工人的月工資有直接關系。
雇主責任保險的賠償限額由雇主或雇主根據與雇員協商的結果確定,然后一次性支付受害人。如果購買限額較高,在同一傷殘等級下可以獲得的賠償金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影響員工薪酬的因素不僅是月薪,還有用人單位購買的薪酬限額。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我國航運企業在直接聘用船員時,應遵守我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為船員提供社會保險。由于船員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從更好地維護船員利益的角度出發,航運公司可以將船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作為一種福利來吸引高素質的船員。鑒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部分費用由公司自理,在用人單位責任保險中,公司可根據保險意圖選擇免賠的承保條件,而保險公司應承擔事故發生后的全部經濟賠償責任,因此船運公司也可以以雇主責任險作為補充。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違約嗎
2021-02-24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