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受益權的生成理論界認為,受益人可以通過設定、推定和合法性生成。我國《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這是受益人的指定方式。指定受益人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的單方面民事法律行為。行使指定權的主體只需告知受益人,不需要征得受益人的同意。需要注意的是,這樣一來,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投保人在指定受益人時必須征得被保險人的同意。(12) 臺灣《保險法》規定,受益人有疑問時,推定保險人為自己利益訂立合同。這就是受益人推定的方式。我國《保險法》沒有明確受益人推定的方式。目前,理論界主要爭議的是受益人的法律生成問題。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有學者認為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是法定受益人。(14) 但筆者認為,本文并不是關于法定受益人的。原因有二:(1)法律生成是指未經當事人同意,由法律直接規定。第六十四條沒有明確規定被保險人的繼承人為法定受益人。(2) 根據法學理論,筆者對第六十四條作如下理解: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受益人不能確定的,保險金由其繼承人繼承,作為被保險人的財產,保險金應當按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分配。被保險人的繼承人領取保險金后,應當在領取保險金的限額內清償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但是,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在收到保險金后沒有這種義務。如果被保險人的繼承人被確定為受益人當然會引起遺產分配的糾紛,因此二者不能簡單等同。鑒于現實中不可能確定受益人,筆者建議在保險法中增設法定繼承人。(2) 保險受益權的變更是指保險受益權主體的變更。在保險合同期間,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可能因某種原因需要變更原指定受益人。法律允許此類變更,但此類變更僅限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保留變更權利的情況。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在指定受益人時明確放棄變更權的,受益人成為不可逆轉的受益人,其權益受法律保護。未經受益人同意,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不得變更受益權主體。一般認為,變更受益權的主體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我國《保險法》還規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投保人變更受益人必須征得被保險人同意”。根據法律規定,被保險人是變更受益人的決策者,變更受益人的主體應限于被保險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