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為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該條規定,16-18歲的公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收入,可以簽訂民事合同,這些合同受法律的確立和保護。但是,保險法的上述規定限制了被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因此,保險法只以年齡概念作為界限,可以從身體上區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而忽略了法律規定的公民民事權利能力概念,因此二者應當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國保監會明確規定,父母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死亡保險總金額不得超過5萬元。這一規定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控制道德風險,有利于兒童保險業務的健康發展。但在現實的保險市場中,卻很難全面實施。比如航空人身意外險,無論被保險人年齡大小,每筆保險金額均為20萬元,這是中國保監會制定的全國統一標準。我們知道,保險是自愿的。作為旅客,投保人有選擇保險的權利。但是,保險金額全國統一,別無選擇。家長為未成年子女購買保險金額為20萬元的航空人身意外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公司要付多少錢?目前的做法似乎自相矛盾。未成年人作為被保險人的航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金額至少應當與成年人不同。《保險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一次性向保險人支付全部保險費,也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合同約定保險費分期支付的,投保人應當在合同成立時支付第一期保險費,并按期支付剩余的保險費。”《保險法》第五十九條還規定:“保險人不得以訴訟方式要求投保人支付人身保險的保險費”,這一規定應當適用于人身保險,但對于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則存在問題。有時,保險人與投保人訂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約定投保人可以按期分期支付保險費。但因投保人未按期履行支付保險費的義務,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在向保險人申請支付保險費時,保險人不得從支付的保險費中扣除,不應要求投保人通過訴訟方式支付相應的保險費(因為申請支付是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權利)。因此,這只是對保險人的單方面限制,并不體現權利義務平等的原則。四是關于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現在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