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利益保險業有句法律諺語:“無保險利益,無保險”。我國保險法只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但對保險利益的歸屬沒有明確規定,對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也沒有區別對待,給保險案件審理中的法律適用帶來很大困難。財產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目的是彌補損失。投保時有保險利益,發生保險事故時沒有保險利益的,不賠償損失。但是,如何處理保險人投保時沒有保險利益,保險利益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已經取得的情況?
案例一:童某用現金購買了林某的一輛寶馬車,但沒有向對方索要現金收據。車輛過戶前,保險已過期。童某以自己為被保險人,被保險人為車輛投保。但根據當時的車輛牌照登記情況,保單上注明實際車主為林某,投保一個月后,童某完成了車輛所有權的過戶,但未及時辦理車主和車輛號牌的變更和標注。兩個月后,童某駕駛投保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鼓樓法院):應當認定被保險車輛的占有人、管理人、承租人具有保險利益,應當認定童某對被保險車輛具有保險利益。在現實中,類似的情形也有很多,如租賃、掛靠形成的保險合同。許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由于法律意識淡薄、保險公司經營不規范,難以證明保險標的是否存在保險利益。如果全部無效,大量參保車輛將處于“未參保”狀態。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公司可以以被保險人沒有保險利益為由返還保險費,但無風險地占有保險費的大部分,形成不當得利。因此,對此類保險合同的有效處理更符合保險業的現狀,有利于維護廣大被保險人的利益。在壽險方面,我國保險法對壽險中的保險利益采用了利益原則、同意原則和親屬關系原則,這在國際上也是少見的立法,容易造成法理沖突和法律適用混亂。壽險合同的有效性應以保險利益的存在、被保險人的同意或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親屬關系來判斷?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實務界。
案例二:2002年2月,劉某為妻子王某辦理了養老保險,經妻子同意,確定受益人為自己。2003年12月,劉某與王某離婚。離婚后,劉某仍如期繳納了保險費。2004年3月,王某死于車禍。王的父親和劉都向保險公司申請領取保險金。劉某認為,自己是保險合同的唯一指定受益人,應當依法領取保險金。王的父親認為劉和他的女兒已經離婚了。劉某在王某身上沒有保險利益,無權領取保險金。他是王的唯一繼承人,所以保險金應該由他來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天津市各勞動仲裁機構聯系方式
2020-11-30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