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條款被納入某一特定合同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當事人注意另一方應遵守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應另一方的要求解釋該條款。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在合同解釋問題上,適用于格式合同的一般規則是,如果保險合同中的措詞有一種以上的合理解釋,法院認為其含義不明確,則應當按照不利于合同起草人的含義進行解釋合同。英美法上的疑益解釋原則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提出的,也就是說,一個含糊不清的條款應該按照與起草人相反的含義來解釋,因為起草人有義務將該條款解釋清楚。同樣,我國《保險法》第三十一條也對這一原則進行了界定。基于此,許多司法機關認為,只要被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內容存在爭議,就應當對保險人作出解釋。在一些保險糾紛案件中,法院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被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主要側重于公平原則和保險合同解釋規則,而忽視了保險經營中的一些特殊原則和做法。然而,這些基本法律原則能否充分運用到保險實踐中,如何使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真正平等,這些問題不能簡單地通過運用法律原則來解決保險合同糾紛。保險糾紛案件還應考慮保險合同的特殊性。這種合同是根據意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事后的實際損失來計算保險費的。這種合同價格的計算方法明顯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應該承認,在人身保險中,由于合同雙方和未經培訓的外行的地位明顯不平等,他們確實無法察覺保險范圍和險種的細微差別。因此,公平原則要求根據外行對合同的理解來解釋合同,這是合理的。但是,當保險合同雙方具有相同的協商能力時,應當改變適用這一原則的立場,否則很容易破壞雙方按照合同條款的正常含義進行的風險分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零七條還規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依法強制保險,新開發的壽險險種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時,應當遵循保護社會公共利益、防止不正當競爭的原則,其他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可見,監管部門在審查保險條款時,注重了“保護公共利益”的原則。此外,監管部門的作用是消除保險市場固有的、不公平的保險合同及其條款,防止一些保險公司利用消費者知識水平的差異欺騙被保險人。從理論上講,格式條款事先經行政機關、立法機關或者其他主管機關審查批準的,格式條款的使用人無需引起對方的注意。只要消費者不表示異議,格式條款自然就納入合同。此外,如果格式條款已成為某項交易的既定慣例,則無論另一方是否知道或應該知道該慣例,格式條款都將成為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