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就保險權利義務達成的協議。根據《保險法》,保險合同中有許多強制性條款。例如,在壽險合同中,要求以死亡作為給付條件的合同必須有被保險人的簽名,否則將導致保險合同無效。如果保險合同無效,則涉及權利義務的重新劃分和承擔。那么,實踐中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的后果呢?
保險法第56條規定,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和批準,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無效。保險合同無效的,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后,應當返還從合同中取得的財產;不能返還或者不需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保險合同無效的,保險人和投保人(受益人)應當先返還合同取得的財產。即保險人將保險費返還給投保人(受益人),投保人(受益人)返還保險人支付的保險賠償金。保險合同無效的原因可能是保險人和投保人雙方的過錯。保險人有過錯的,應當賠償因保險合同無效給被保險人造成的損失。損失不應當是保險標的因災害造成的損失,而應當是被保險人支付的保險費的利息損失。由于保險合同標的物的滅失與簽訂無效保險合同的行為從一開始就沒有因果關系,根據保險原則,保險標的物滅失的近因是各種災害,非因簽訂無效保險合同所致。因此,保險合同的無效與保險標的的滅失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因此,保險合同被認定無效時,各自的損失應當包括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的利息損失;因保險合同無效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人的生產成本、職工工資、管理成本、賠償利息(如已支付賠償金)等對保險合同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只有從一開始就確定保險合同無效所造成的損失是什么,才能根據過錯原則確定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投保人有過錯的,投保人應當賠償保險人的損失、管理費等費用;保險人有過錯的,保險人應當賠償投保人的保險利益損失;保險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保險人應當承擔一定數額的保險利息損失,投保人應當承擔一定數額的管理費等費用。綜上所述,保險合同無效的處理從一開始就是:保險人應當退還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不再承擔保險合同約定的因災害、事故可能發生的保險責任;被保險人已經取得保險金的,應全額退還保險人。因保險合同無效造成的保險費利息、保險人管理費利息,甚至保險金賠償利息等損失,保險雙方應當按照過錯原則承擔相應的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在逃人員幾年撤銷
2020-12-04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