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裁減職工20人以上或者裁減職工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向行業說明提前30天聽取工會或全體職工的意見,根據行政部門的報告,將裁減方案報勞動部門批準,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因企業生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發生變化,勞動合同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的其他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的。在減少職工人數時,應優先考慮下列職工:
(1)與本單位簽訂長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家庭中無其他職工,有需要贍養的老人、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在六個月內招聘新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人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聘被裁減人員。《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正在依法整頓或者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減員前,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用人單位依照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的,裁減人員優先錄用。第二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而且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的標準,確實有必要減少員工數量,可以減少員工數量。第四條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生產經營情況;(二)提出裁減計劃,包括:法律、法規和集體合同規定的擬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和實施步驟,以及擬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措施;(3)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對裁減人員方案的意見,(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計劃和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五)用人單位應當正式公布裁減計劃,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裁減證明。
以上是hlba編輯編寫的資料的全部內容。我相信你看完后會明白的。如果你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你需要幫助,歡迎你找一個律師在網上律師網,或者您可以就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不良資產如何核銷
2021-01-11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