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確認勞動關系成立的訴訟時效為多少年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關系成立的,有時效規定,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下列期限內提出: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如何確認勞動關系。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個人經濟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勞動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意見》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對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作了明確規定,而第一條規定的“個人”“經濟組織”是指從業人員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第二條規定,按照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合同制度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實行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可以成為勞動法規定的用工主體資格。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作為事實上的勞動者,應當是:
1,從16歲開始。《勞動法》第15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招收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公民只有年滿十六周歲,才有勞動權利和勞動行為能力,才能行使自己的勞動權利,承擔勞動義務。它遲于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早于公民的行為能力。
2。由本人依法行使。有些工種,如地下工作和重體力勞動,對未成年工人和婦女有限制。(2) 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受用人單位勞動管理的勞動者。當然,規章制度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四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并已向勞動者公示,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確認勞動關系成立的,申請勞動仲裁確認的,有期限,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