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確認勞動關系成立的訴訟時效為多少年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關系成立的,有時效規定,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下列期限內提出: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如何確認勞動關系。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個人經濟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勞動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意見》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對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作了明確規定,而第一條規定的“個人”“經濟組織”是指從業人員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第二條規定,按照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合同制度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實行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可以成為勞動法規定的用工主體資格。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作為事實上的勞動者,應當是:
1,從16歲開始。《勞動法》第15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招收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公民只有年滿十六周歲,才有勞動權利和勞動行為能力,才能行使自己的勞動權利,承擔勞動義務。它遲于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早于公民的行為能力。
2。由本人依法行使。有些工種,如地下工作和重體力勞動,對未成年工人和婦女有限制。(2) 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受用人單位勞動管理的勞動者。當然,規章制度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四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并已向勞動者公示,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確認勞動關系成立的,申請勞動仲裁確認的,有期限,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