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雙方應遵循的原則包括平等原則、合同自由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另一方。第四條當事人有依法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公平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服務關系和雇傭關系有什么區別?
<1。不同的概念?雇傭關系是指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指揮和安排,提供特定的或者非特定的服務,用人單位在一定的或者非特定的期限內接受勞動者提供的服務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句號。
勞動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平等主體在勞動事項上平等交換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體系。
2。在雇傭關系中,雇主與雇員的地位不平等,雙方之間存在著控制與服從的關系。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合理的工作條件和安全保障,并對勞動者的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的安排,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提供勞務;
在勞動關系中,雙方只形成勞動力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不存在服從管理與服從管理的關系。在雇傭關系中,員工支付的主要是勞動力,當然也包含一定的技術成果,但通常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其薪酬構成相對單一,僅包括勞動力價值。用人單位享有勞動者的全部勞動成果,勞動者的勞動成果不是用人單位支付的直接對象。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只提供純體力勞動,沒有技術含量,報酬只是勞動力的價值。法律責任不同。在雇傭關系中,根據現代民法原則,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損害不承擔過錯責任。只要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因工傷事故受到損害,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賠償,不得免除。在服務關系中,由于雙方在損害的發生上沒有過錯,因此適用公平原則,即受益人應當在受益范圍內對受害方的經濟損失給予適當賠償。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應遵循的原則包括平等原則、合同自由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等,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