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關于無權處分的有關規定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批準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合同有效。”,通常會出現無權使用合同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合同法》中作出規定,所謂無處分權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則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處置而訂立的合同,因為他們無權處置他人的財產而簽訂的合同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實施了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例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和設定財產抵押。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所有權,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由于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構成未經授權處分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追認,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財產處分權。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權利人同意財產處分的意思表示。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人作出;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無論采取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而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債權人批準前,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處于未決有效狀態,買受人可以在批準前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時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對方履行其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本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分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的處分狀態,從而使合同生效。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財產處分權只能由有權處分財產的人行使,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所有權,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份額,不得擅自處分其他財產。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訪問luba。專業咨詢網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立農村水污染受害者社會救助機制
2020-12-04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