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合同簽訂后一方失蹤的問題新的《民法典》于2021 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沖突的規定將失效,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在《民法典》生效之前,新頒布的司法解釋將取代其規定:本合同依法簽訂,本合同成立并生效,對合同各方均有約束力,應按照本合同履行。合同簽訂后,如果義務方消失,導致其無法履行合同義務,未能實現合同目的,則為違約。守約方可以要求終止合同或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如享有權利的一方消失,守約方可以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要求對方返還原物并賠償損失,致使義務人無法找到履行義務的對象的,可以考慮通過提存的方式履行合同。托管是指債務人將合同標的物交給托管機構,并在債務因某種原因無法交付給債權人時消滅債務的制度。根據合同規定,債權人下落不明,債務人難以履行義務的,標的物可以提存。或者在雙邊合同中,另一方當事人的消失可能導致其履行義務后無法實現自己的權利,并且他可以同時行使抗辯權或不安抗辯權,或者根據具體情況符合條件的,甚至終止合同
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1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難以履行債務:,債務人可以提存標的物:(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提存的;(2)債權人下落不明的;(3)債權人無繼承人死亡或者無監護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4)標的物不適合提存或者提存費不適合提存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一百零二條標的物提存后,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其繼承人或者監護人,但債權人下落不明的除外。第一百零三條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押金由債權人承擔,以上知識是小編對“合同簽訂后一方失蹤如何處理”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后消失,致使另一方當事人無法履行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考慮寄存合同標的物。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提供有關ly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羈押逃犯怎么計算拘留時間
2021-01-11宅基侵權怎樣賠償
2020-11-14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