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協議是否僅在甲方和乙方之間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簽署本協議的甲方和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協議由雙方自愿簽署,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本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3條對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含義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協議違約責任條款。違約責任: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對于延遲交付貨物或延遲付款,可以約定延遲履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一般違約條款:“如果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導致無法繼續履行本協議,違約方應向守約方賠償人民幣元的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守約方的實際損失,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的所有實際損失。”損害賠償范圍: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金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如果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時存在欺詐行為,則不得超過違約方在簽訂合同時已經預見或本應預見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違約金:雙方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損失賠償金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增加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高于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如果雙方就延遲履行約定違約賠償金,違約方還應在支付違約金后履行其義務。三、最新信息(民法將于2021 1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性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含義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習慣。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簽訂本協議的甲乙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協議由雙方自愿簽署,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本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魯巴。com進行咨詢,以及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無期徒刑犯在執行期間重新犯罪還有機會減刑嗎
2020-11-26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