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合同法》關于代扣工資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和國家規定,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補發差額;如果員工未能在期限內付款,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額外補償:(1)未按照勞動合同或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2)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勞動者工資的標準(3)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4)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不按照本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扣除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的工資。不包括以下減薪:(1)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明確規定;(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并經職工代表大會批準的工廠規章和工廠紀律有明確規定(4) 企業的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有關。當經濟效益下降時,工資必須下降(但支付給工人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5)根據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辦發[1995]226號)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由于工人的事假等,工資將相應減少,“扣減”是指雇主無正當理由扣減應付給工人的工資(即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的全部勞動報酬。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工資扣除的效力。“效力理論”《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十五條和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扣留勞動者工資。然而“扣減”不包括以下減薪:(1)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明確規定;(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并經職工代表大會批準的工廠規章和工廠紀律有明確規定國會因此,用人單位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工資扣除規定不屬于工資扣除情況
其次,《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勞動者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規定“勞動者曠工3天以上的,企業可以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應當合法有效,勞動者在解除勞動關系后將處于失業狀態,處罰明顯較扣發工資輕。根據輕量級舉重原則,用人單位規定“如果工人缺勤3天或以上,企業可以扣留全部月工資”也應合法有效。第三,從司法審判的社會效果來看,如果認為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關于代扣工資的規定無效,勢必導致企業選擇更為嚴格的終止勞動合同的規定來強化其管理權,這違背了《勞動合同法》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立法宗旨。最后,工人的工資水平與他們工作的時間性、可替代性和技術性密切相關。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規定,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勞動者將從當月工資中扣除,這類似于《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不違反公平原則,首先是“無效論”,工人有平等就業、選擇職業和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工人通常提供勞動力,即使在某一段時間內缺勤,他們也有權根據實際提供正常勞動力的天數獲得相應的報酬。第二,公民的合法財產權不受侵犯,這是憲法規定的一項權利。企業扣發職工工資實際上屬于經濟處罰。根據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法律授權的有關主體或主管機關有權按照法定程序行使罰款。用人單位明顯不具備經濟處罰的主體資格,因此其扣發工資在法律上顯然是沒有根據的。最后,工人是提供工業生產并領取工資作為主要生計來源的群體。企業扣發工資將導致工人的生活或生計問題的尷尬。如果雇主被允許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剝奪工人的收入,那勢必客觀上切斷工人的生計來源。本文旨在傳播更多信息,而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如果有侵權行為,請通知并刪除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不批捕起訴的幾率大嗎
2021-03-01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