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合同,是指無權處分特定標的物的當事人,為使標的物的物權發生變化而訂立的債權合同。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后有權處分的,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并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這是我國首次對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作出立法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一條所稱的無權處分,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包括財產共同所有人之一未經其他共同所有人同意處置共同財產的行為。未經授權的處置合同主要包括以下情況:出售他人物品;出租他人物品;私自出售共同財產;抵押、質押等他人財產。如何確定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一)無權處分行為的有效客體指向“無權處分合同”,而不是“無權處分行為”。在物權行為模式下,無權處分的效力不同于非物權行為。在物權行為模式中,法律行為分為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如果你不直接處分標的物,你只能對標的物作出具有轉讓義務的法律行為,稱為負擔行為。直接轉讓標的物(物質或權利)的法律行為稱為處分。在物權行為模式下,負擔行為的效力不受處分權的影響,處分行為相對于負擔行為具有獨立性和因果性。在債權人未批準的情況下,只有“處分”無效,“處分合同”的效力不受影響。在非物權行為模式中,應采取統一的法律行為,將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作為一個整體把握,將處分行為納入債權行為,將標的物所有權的變更視為債權合同的直接法律效力。因此,只有債權合同(此處為處分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而不存在處分行為是否有效的其他問題。根據《合同法》第51條,它指的是“合同的有效性”,而不是“處分的有效性”。顯然,《合同法》的立法理念并不采用物權行為模式。因此,無權處分的效力直接指向“處分合同”而非“處分”(II)在債權人未批準或無權處分人簽署合同后未獲得處分權之前,處置合同的效力處于未決效力狀態,所謂未決效力是指雖然合同已經成立,但由于其不完全符合相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其效力是否能夠發生尚未確定,一般來說,只有在獲得授權人的認可后才能生效。在無權處分合同中,無權處分人缺乏處分能力本應使合同無效。但是,考慮到經濟生活本身的復雜性,雖然屬于無權處分,但如果債權人在批準或處分人員后獲得處分權,則沒有理由強制其無效,這符合債權人的利益,有利于促進更多的交易,也有利于維護善意相對人的利益。因此,在債權人批準合同或無權處分人獲得處分權之前,將合同規定為具有待定效力的合同,而不是簡單地宣布合同無效,符合各方的利益。在權利人批準尚未生效的合同或無權處分人取得處分權后,合同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