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明顯不公平的民事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法院經常以明顯的不公平為由撤銷或變更經濟合同和其他民事行為。民法理論對此也持積極態度。經過思考,筆者提出了一些反證,司法解釋和理解都與解釋中明顯不公平民事行為的含義相一致。它通常被表述為:在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由于缺乏經驗或緊迫性而實施對其自身有重大損害的民事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1)明顯的不公平主要體現在其行為的后果上。這種行為造成了雙方權利義務的嚴重失衡,突出表現為經濟利益的不對等。但在行為方式上,這種行為并不是不公平的。(2)明顯不公平的結果是由對方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獲得利益的一方的過錯行為造成的。通常情況下,由于缺乏經驗或緊急情況,無法區分利益或爭取利益,對方已實施了明顯的不利行為。但是,獲利方的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不存在主觀法律過錯,也沒有通過合法或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法律規定的民事活動的公平性主要是指民事活動過程中的公平性(主要是交易活動),法律關系雙方的主體應處于平等地位,擁有相同的競爭權利和手段,能夠獨立表達自己的意愿,并自愿為自己的最佳利益進行談判,以實現交易目的。換言之,法律只能規定公平交易條件,對于當事人如何利用這些法律規定的公平條件進行交易活動,增加民事流通,以及交易的結果是什么,法律是不可能規定的,因為這一結果涉及當事人的意愿、交易能力、,競爭技能和市場條件雙方的利益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而法律不能做到這一切。如果法律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那么法律就不能做到這一切。如果法律保護當事人的權利不是通過調節交易過程的公平性,而是通過調節交易結果的公平性,那么法律可以直接調節交易結果,而無需當事人協商。毫無疑問,這將極大地限制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這與市場經濟法不相符合。由此可見,經濟利益是否公平不應成為法律強制保護的范圍。只要當事人愿意提前承擔,法律允許當事人之間在經濟利益方面存在不公平。即使當事人后來改變了意愿,如果他們不能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其行為中有過錯和瑕疵,法律也不應支持明顯不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在行為發生時無疑是自愿的。從觀察公眾對社會現實中某些結果明顯不公平的交易的態度還可以發現,社會不需要保護(或糾正)當事人自愿活動產生的明顯不公平結果。如果一個店主有一件價值35元的衣服,但不能以這個價格出售,店主將出價改為350元。一位顧客討價還價,花了150元買下了它。結果是原價的四倍,這無疑是不公平的。這一現象在目前已不再獨特,但社會觀念并不主張取消或改變這種銷售關系,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遭受損失的買家也不會要求取消或改變這種銷售關系,我們還可以發現,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明顯不公平民事行為可以撤銷或變更的內容本身就包含著不公平因素。如果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法律地位和權利是平等的,交易手段也是合法的,那么雙方都將有選擇和決定的自由。當雙方行使選擇和決定自由,產生權利義務法律關系,且一方從中受益時,此時受益方不存在法律過錯和行為缺陷,可以說是合法利益,則該合法獲得的利益可以由另一方撤銷或變更,而無需證明另一方的過錯,而法院強制改變明顯不公平的民事行為,相當于在否認當事人自愿協商結果后,迫使一方當事人接受他不準備接受的合同條款,這顯然違反了自愿原則?,F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相對復雜。當然,具體問題應該具體分析。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變更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9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