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重大誤解合同的效力合同法規定了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但沒有規定相關的具體規則。如何認定重大誤解合同是當前理論和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主張區分重大誤解合同和無根據合同,區分重大誤解的救濟規則和合同解釋規則;它還解釋了自己對構成重大誤解的條件、誤解的內容、對重大誤解的原諒、,《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關于放棄撤銷權的行為規定,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關于可撤銷合同的認定,《合同法》沒有做出規定。什么是重大誤解以及如何認定是我國合同法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中尚未統一的一個問題,筆者試圖對此進行如下論述:一、重大誤解與合同的失效和合同的解釋密切相關。應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I)由于重大誤解和未經證實的合同而訂立的合同。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的效力處于不穩定狀態,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或者變更。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應當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或者是已經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如果根本不成立,且雙方未達成協議,則取消或更改將變得毫無目的。普通法不注意概念之間的界限。在我們看來,判例法中確定的許多無效合同都是未經證實的合同。我國《合同法》對合同的不成立、解除和無效進行了區分。因此,應將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與尚未訂立的合同區分開來。這種區分具有現實意義。如果合同未成立,由此產生的債權債務糾紛(如對信賴利益的賠償請求)受普通訴訟時效(2年)的規定約束,而如果由于重大誤解而提出取消合同的請求,在排除期(1年)內未建立的合同適用。雖然有合同行為或合同形式,但雙方尚未達成協議。合同未成立的原因之一是雙方的誤解。由于重大誤解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導致合同失敗的誤解不應稱為重大誤解。導致合同不成立的誤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對合同性質的錯誤理解,主要是單方面的誤解。許多解釋合同法的民法教科書和書籍舉了“將銷售行為理解為贈與行為”的例子,稱這種情況是由于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事實上,對“將銷售行為理解為贈與行為”的誤解只能導致合同不符合我國合同法的理論。由于甲方想將某物出售給乙方,而乙方認為甲方想將其交給自己,因此雙方表示不同意并未能達成協議,因此應承認合同未成立。如果這些合同被視為重大誤解,結果會是什么?是取消銷售還是取消禮物?或者把禮物換成銷售或者把銷售換成禮物?顯然不是。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銷售也沒有禮品。未成立是指當事人未形成協議,該協議形成于羅馬法時期。“如果我打算購買位于戈納蘭的一塊土地,但你想在塞普羅尼出售一塊土地,因為買賣合同的標的未達成協議,買賣合同無效?!边@一觀點與現代合同法理論在原則上并無不同。如果對合同性質的誤解是事實錯誤,則設定的權利和義務顯然與合同的意圖或目的不一致。如果合同的性質被誤解,并且不危及合同意圖或目的的實現,合同仍然可以成立。如果雙方由于缺乏法律知識而將合同誤解為銷售合同,這種誤解通常是一種常見的誤解。這種誤解既不能被視為導致合同取消的重大誤解,也不能被視為合同尚未成立。因為這種誤解通常只會誤解合同的“名稱”,對當事人合同目的的實現沒有實質性影響。對合同標的身份的錯誤理解。當事人對合同標的的身份認識錯誤,致使合同無法成立。例如,甲方以A物為合同標的,乙方以B物為合同標的。這種情況被稱為相互誤解。這是一個“方向性”錯誤,雙方尚未達成協議。此類誤解不是導致合同取消或變更的重大誤解。根據中國《合同法》的精神,相互誤解應被視為不成立。對合同標的的身份的錯誤理解不能等同于對合同標的的“質量”和“特征”的錯誤理解。例如,如果一方想要購買燒結品紅色磚,供應商根據粘貼的品紅色磚交付貨物,這會引起爭議。雙方確定的標的物為磁石紅磚。當事人對合同標的的身份沒有誤解,并就意思表示達成協議。合同成立。由于合同標的物的“質量”和“特征”有錯誤,實際上違背了真實意思,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對合同的解釋加以補救。如果無法通過對合同的解釋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也可以將其視為重大誤解。為了盡可能地保護交易關系,應優先采用解釋規則來處理爭議。對是否有基準的誤解。當事人訂立合同時,錯誤地認為標的物存在,但后來發現標的物不存在。對這種情況有兩種法律理解。一般認為,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合同應當視為無效,因為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合同的履行不可能發生效力;另一種觀點認為,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雙方的協議已經失去了目標和基礎。最好將其視為合同未成立。筆者認為,最好將標的物的不存在視為合同的無效。雖然標的物是假設的,但表面協議已經存在,因此這種合同可以視為成立。由于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一方的付款無法完成,雙方之間的匯兌付款變得不可能。從這一概念出發,在法理上仍然可以確定合同無效。重要的問題是,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并且由于重大誤解而無法確認為訂立的合同。原因很清楚:由于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是在被撤銷之前具有履約效力的合同,并且標的物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因此該合同不能具有履約效力。編輯提醒,如果該合同被確定為重大誤解,發生重大誤解的一方可以行使撤銷權。因此,在簽訂合同時,雙方應仔細解釋合同條款中的每一項。避免未來的糾紛和彼此的損失。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lyba還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